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温暖的、而且相对恒温的机体,正常情况下,几乎都会维持在37度左右的体温,即使外界气温变化,也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附近。
身体为何能这么温暖,现代科学认为,这是消耗能量才能保证的结果。体内能量消耗的过程,其实和物质世界的“燃烧”没有本质的区别。
中医对此的认识更加朴素:阳热阴寒。身体的温暖,就是机体阳气温煦的结果。当体内阳气充足,身体自然就会温暖柔软,当体内阳气不足时,“阳虚则寒”,就会呈现一种“阴寒”的体质。
而阳气是一种富有生机的属性,寒气则是没有生机的氛围。比如冬天,自然界的植物大多数都会落叶,动物也会冬眠,南北极那些极度寒冷的地方,甚至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
我们由此可见,阴寒,必定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寒性体质的人,身体健康水平会较低。
那么,阴寒体质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寒性体质的人,身体会有四个“特征”:
1、怕冷喜热:身体的阳气不足,自然不能很好的温煦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也会变慢。寒性的特点就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机体也是一个智慧的机体,自己本身的阳热不够,于是便会主动地“趋利避害”,从而形成一种“怕冷喜热”的生活习惯,还会畏风吹。饮食上也喜欢热的食物。如果有这些特点,说明有点偏于寒性体质了。
2、肢体发凉:寒性体质的人,因为“寒性收引”,中医又说“气血遇寒则凝”,经络气血的运行会迟滞不畅,肢体获得的气血充养也会减少。从而有发凉的感觉。这也是寒性体质的一个特征;
3、二便的变化:中医问诊里有“十问”,二便排在第二。二便从体内而出,更能反映体内阴阳寒热的真实情况。寒性体质的人,大便会有稀溏的改变,次数也会多一些。小便清长而次数增加,尤其晚上,会有比较多的夜尿次数。这也是阳气温煦不足引起的。
4、睡眠的变化:寒性体质的人,多有喜欢睡觉、喜欢蜷缩、窝成一团地睡觉的习惯。睡眠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很多。这也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机体的活力不够引起的。即使白天也会昏昏欲睡,精神状态欠佳,工作效率减退等;
我们都知道,阳气才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特性,寒性体质对身体活力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改善寒性体质呢?
秋冬季节来临之际,外界的气温更低,对寒性体质的人来说,更应该常做如下三事,改善寒性体质:
1、多晒太阳:秋冬季节气温寒冷,最好的温热来源就是阳光。秋冬季的阳光一般不会过于“毒辣”,适合“日光浴”。寒性体质的人,这两个季节最好能多晒点太阳,可以在阳光下做点舒缓的运动,下午在阳光下躺一会,晒晒后背,让阳热直接温煦“诸阳之海”督脉,对改善寒性体质是很有好处的;
2、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秋冬季节,受外界气温低的影响,体内的气血相对趋向于“凝”,对寒性体质的人来说,更应该坚持合理地运动,借助运动来促进气血的周流,让身体更加富于生机与活力。
3、适当进补:大多数寒性体质的人,基本都是阳气不足引起的,秋冬季节,自然界的气性是“收藏”,也就是最适合进补的时机。可以多吃一些温暖、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狗肉、羊肉、核桃、小公鸡肉等等,对改善寒性体质很有帮助;
4、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好的温振阳气作用,尤其对于肢体发凉、体虚易感的情况比较合适。如经常揉按小手指、揉按足底涌泉穴、脚背冲阳穴,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更被大家熟知的脚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脚,秋冬季节,可以用点花椒、生姜、艾叶熬水泡脚,同时按摩脚掌,对改善寒性体质很有好处。
总之,寒性体质的人,大多属于我们常说的“体子虚”类型,抵抗力不大好,进入秋冬季节后,隔三差五地会有点小感冒之类的,常做上述四事,赶走体内寒气,改善寒性体质,有利于轻松过冬。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寒性体质的人身体会有四个“特征”秋冬做四事或能赶走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