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亚健康医师是运用中医药及亚健康理论,进行亚健康人群测评、调理、咨询和管理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运用中医亚健康学诊断方法,进行咨询、记录;运用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设备,进行亚健康状态分析;制定亚健康调理方案;调理亚健康状态;运用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设备,评估调理效果;指导实施预防保健、身体锻炼和康复调理;建立亚健康调理档案,进行随访观察。
一个成立仅8年的临床科室,6位医师,年门诊量6万人次,每天有200位患者进出诊室,他们带着五花八门的健康问题前来,这些问题涉及身体各个脏器乃至全身。这里的医生笑称自己对患者“管得很宽”,“宽”到连他们要参与什么娱乐活动都要“遵医嘱”。
这个科室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亚健康科,2008年该院将亚健康诊治定为治未病中心的基本内涵,科主任彭玉清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亚健康医师。
什么是亚健康?它有哪些表现?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彭玉清介绍,临床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分为3类。一类是机能不足,表现为疲劳、失眠、焦虑、抑郁等。其次是机能紊乱,表现为各类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电脑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第三类是中医体质偏颇,如气虚、气郁、湿热、痰湿、血瘀、阳虚、阴虚等体质。
通常患者到亚健康科就诊,彭玉清首先要对其做系统平衡性测评和中医辨证分型测评,借助检查设备,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神经递质活性和平衡性及中医体质做出判断,提供有针对性的亚健康调理方案。
亚健康调理方案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为原则,对患者的起居、饮食、运动、娱乐提出建议,也会采用中药、针灸、拔罐、耳穴埋豆、导入仪器等中医传统干预技术进行经络调理和体制调理。
85岁的李老先生是彭玉清的老病号,他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脑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性肾病、眼底黄斑变性、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腰椎病。尽管如此,关注健康的他严格遵守各专科医生医嘱,一直把身体各项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即便这样,他依然会觉得身体虚弱、容易疲劳、睡不好觉。几年前他来到亚健康科,通过彭玉清的调理逐渐恢复了良好的生活状态。
彭玉清认为,李老先生属于典型的病理体质,病理体质与衰老相关,而衰老是由肝肾亏损,元气不足,脏腑得不到足够濡养导致。明确了病机,彭玉清以调补肝肾、补元气加化瘀通络为法则,为此类患者开具中药方。并随着与患者的交流,把四季起居要点、该吃什么东西、睡前泡脚方、随手就能按摩的穴位,甚至对待事情的态度一一都交代清楚。
像李老先生这样的老病号,占彭玉清接诊量的1/3,定期来听彭大夫的“叮咛”已经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
彭玉清说,相对中医各专科临床医生来说,中医亚健康医师把“不针对病灶,着眼于整体”的中医思维做得更纯粹,能够达到延缓慢性疾病发展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涛介绍,中医亚健康学建立在中医“治未病”思想基础上,中医亚健康医师的主要执业点就是医院的治未病科、亚健康科等,他们的工作根本是防患于未然,把疾病阻断在发病之前,“釜底抽薪”地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扶持多学科结合的创新团队。孙涛表示,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相互融合渗透形成的新学科,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孙涛认为,新职业中医亚健康医师的设立将会带动中医药高等院校对中医亚健康本科专业的设置,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新增职业之中医亚健康医师 娱乐活动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