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大家系列之南怀瑾先生人生经验妙语阐述—乙丑

  图源于网络,文章原创。这是我的旧号《养用之道》2016年发的一些内容,当时只是试试笔而已,现在我要开始写南先生的精华阐述系列了,于是把先前的补上。哈哈,有些内容自己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南先生的妙语还是值得一读的。

  ①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老子说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说明了福祸是相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虽然知道,但是真正运用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放下心中的顾虑。范仲淹也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是要我们没有情绪,而是要保持一种安定的状态。于心所安,说明你已经住于这种状态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也能处变不惊。

  微尘效应,好比说:电脑键盘没有贴膜,也许感觉不到有多脏,但是一贴上膜,不过几天就可以看到显著效果,膜上满是灰尘。说明了量变到质变,人是很难感觉出来的,只有借助于媒介人才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摄影上有一项技术叫延时摄影,我们通常看纪录片的时候,就是运用这种手段,将很长一段时间的事物的运动变化给集中到几分钟内,于是乎我们以为不变的东西其实是在变化的。所以要做好防微杜渐,将不好的势头及时排除。

  普通人借助媒介才可以知晓,有智慧的人早已见微知著,增长智慧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②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在人的经验里,第一手资料比其他的相对靠谱的多。人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无道理,成王败寇。不说历史,就说人与人之间的评价,都是主观性多于客观性。读史要怎么读呢?我们知道四库全书和其他古书里,史部包含的内容可是很多的:正史,编年,野史,别史,地理,传记,杂史,史评,载记,政书,职官,目录,纪事本末,诏令奏议,志存记录等。而且这还只是史部,所以说实话其实我们离历史的真相其实挺远的,但是通读古书,却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方法了。所以南老师说的读古代的小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历史不仅存在于书里,也存在于建筑文物,地方民俗,技艺传承,神话传说等载体里。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呢?因为读一本史书,可以让我们仿佛活了一辈子。人是最贪生怕死,趋乐避苦的,这样的体验,何乐而不为呢?

  ③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是算计了别人,以许多人的失败而成就了自己。

  正如生物界的食物链一般,在人类社会也是有着金字塔结构的,三六五等,三教九流,这些词就是真实写照。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站在最顶端的是神权和王权,站在最底层的是奴隶和贫民。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那么必将是产生一种中和效应。上位者必将会受到剥削,这显然是下层的人所喜闻乐见的,可是上层的人却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这种矛盾便是历史更迭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说,这个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是性质,而不是现象。所以也可以说,这个世界其实不公平。可是按照佛家来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整个范围里面,却又是公平的。其实,争论这些对我们的现实有帮助吗?当下而言,如果我们是所谓成功的那一批人,又会如何作想?在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法则,在人类社会很多时候也是一样的。我曾经说过,大多数人是屈原和渔夫的结合体,身在大潮之中,不能当个弄潮儿,那就随波逐流地同时去选择自己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道家《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当我们终究成为了我们眼中的那些人的时候,我们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人总是对待自己很宽容,说实话,人很难做到客观,除非他跳出了利益的圈子,或者说这个东西对他暂时而言,他是旁观者。意见不合的时候,大多是采取 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决定。可是又说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小编将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朋友们,值得思考。

  ④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天下英雄人物何其多,但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典型还是项羽。项羽的确征服了很多人,唯独没有征服自己。我曾经说过,项羽是文不够,武有余。柏拉图最经典的一句话:了解你自己。我们常说一个人很明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重要!明,日月同辉,反观内在,升起一片光明,这个时候便是修行入门了。英雄的共性就是热血,心中有着如火山般的豪情,他想扫平前方一切阻碍,到达一种生命的极致。

  圣贤呢?《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有载:其次有称作圣人的,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世欲牵制。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想有所负担,务求精神安逸愉悦,以悠然自得为已功,形体不会衰惫,精神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一百岁。其次有称作贤人的,他以天地为法则,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希望追随上古真人,以求符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能够使寿命延长到一定的限度。

  显然圣贤的标准也是不一的,南老师说的应该是孔老夫子这类人。这类人通常我们也称之为伟人,他们的事业是千古的。《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很多人,这个就是事业。有一种事业,它不限于时空,不限于个人,这便是文化事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之圣贤,大多都是内在成就很大的人,普通人所追求的名闻利养,在他们眼中,只是“名正言顺”的工具和手段。他们真正在乎的便是如菩萨心肠一般,想告诫世人,如何到达彼岸,如何不再活着那么痛苦。为世人谋求福祉,是他们这些成就者最后的心愿。

  ⑤男人的气质: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说实话,在这方面我只服南老师,不愧为说出这句话的人。不说内在,南老师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想当年,袁焕仙老先生就是看中南老师的气象不凡,进而产生了收徒之心。相由心生,固然有先天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养成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其至大至刚,凛然以充塞天地。所以外用需内养,而且要很充实,男人先从养气开始,有了这一股气,不断扩大,才能够改造自己的生命。我们看一个人,看其精气神就能够略知一二了。现在的许多人只知滥用,却不知善养。炁是真是存在的,没有接触过的人真是不知道其作用,妙不可言!道家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这些都是我们的生命,生机。为什么练武的人要练下盘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将亏损的生机补回来,庄子说真人以呼吸至踵,就是说我们人的生命力是以腿为起点的。现在的人,跑个一公里就不行了,以前的小孩子为什么漫山遍野地跑,都不会疲惫呢?漏的太多了,你还喜欢翘着二郎腿吗?那是你的腿快不行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这些都是外用,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先内养,养精气神,养心胸,养内在的一切,当一个人内在充实了之后,这些品质都是自然而然的就会落在你的身上。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内养第一,外用顺其自然即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补发大家系列之南怀瑾先生人生经验妙语阐述—乙丑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