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保龄球馆试营业 安徽保龄球理性回归

  年纪超过40岁的合肥人,想必对当年合肥保龄球球市的火爆场面还记忆犹新:以金马、天安为代表的近20家大大小小的球馆,球道近千条,一场大型的联赛有上千人报名,全国各地的顶尖高手蜂拥而来......合肥这座城市,在保龄球最鼎盛时期,曾经有上万人参与这项运动。一些当年第一批打保龄球的球手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黄金时段35元打一局球,居然还要预约、排队等候。许多外地球手到合肥来比赛,都羡慕合肥保龄球在华东地区数一数二的人气。

  雄厚的群众基础,每个月几乎都有的大大小小的比赛,让合肥的保龄球选手迅速从业余蜕变得专业起来。台湾的选手发明了“飞碟”这种符合亚洲人身材、力量特点的保龄球打法,而安徽选手几乎全部都是按这种打法模仿、复制出来的。2000年,安徽选手王建淮夺得全国锦标赛男子单人冠军,成为首位夺得全国冠军的安徽保龄球球手,这大大激发了省城球手的自掏腰包、忘我训练的热情,之后的合肥,涌现出一大批获得冠军的选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次出征亚运会,勇夺四枚铜牌的女选手张玉红,以及在远东运动会上夺得四金的男选手何健。在合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安徽选手一举包揽了7个一等奖,保龄球正是安徽在本届大会上获奖最多的项目。

  冠军效应加上火爆的球市,让大大小小的球馆雨后春笋般的上马,而上马的动力自然是球馆能日进斗金。随着保龄球馆的暴增到饱和,球馆的价格战不可避免,高额的场租费、设备维护费,加上国家对经营保龄球像娱乐项目一样征收20%营业税,让一些实力不济的小球馆面临着不降价就没人来,降了价就亏本的尴尬局面,几经挣扎之后,这些小球馆黯然退出。当年规模最大的金马和天安这两家球馆,都曾想过各种各样的救市措施,但高额的场租和高额的营业税,始终像两座大山,压的这两家最终也没能挺住,在2012年前后,相继被迫关门。

  12月4日,合肥在线记者应安徽省保龄球协会的邀请,走进了这个传言很久的球馆,才真正找到了答案。这座由省重竞技中心摔跤馆改建的保龄球馆,由安徽省保龄球协会筹集800万元的社会资金建成,面积2500平方米,28条美国宾士域合成道,其中二楼的16条球道可以承办国内、国际比赛,三楼的12条道可以对保龄球爱好者开放。

  “场地由省体育局提供、营业税降到3%,这样才能让球馆开起来,安徽保龄球队也终于有训练场地了。”面对试营业的中安保龄球球馆,省保协主席周晓平感慨万千。据了解,这个在全国规模和硬件条件数一数二的球馆,今年底将正式营业,2016年元月份,将举办全国公开赛,至于保龄球爱好者想练球,周晓平主席说,肯定会是合肥市民能打得起的价格。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安保龄球馆试营业 安徽保龄球理性回归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