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头晕 可能是餐后低血压

  有数据显示,餐后低血压主要发生于早餐(65%),而中餐(19%)和晚餐(16%)亦可发生。在同一位患者身上,三餐中仅在一餐后发生的占73%,两餐者为21.6%,三餐者仅占5.14%。根据统计,高血压患者的餐后血压低谷时间是餐后约20~50分钟,糖尿病患者为餐后15~45分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医师袁丁指出,在临床上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2.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90mmHg;3.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头晕、晕厥或意识障碍)者,只要符合上述3条标准的其中之一,就属于餐后低血压。

  像陈叔这样吃完饭站起来觉得头晕,会不会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袁丁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因为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虽然不是同一种病变,但两者存在部分共同的病理基础,有可能在患者身上合并存在(即餐后体位性低血压)。例如,有的高血压患者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降低可能会更显著,如果此时吃完饭突然起立,就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如果发生餐后低血压,袁丁建议这部分人群吃饭不宜过饱,在餐后平卧0.5~2小时,以保证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待症状消失或者血压恢复常态以后慢慢坐起,没有头晕眼花等症状之后,才能起来站立行走,避免因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或者其他外伤。

  由于餐后低血压一般多见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多系统萎缩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因此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餐后低血压。此外,如果是由于药物诱发餐后低血压,那么这部分患者就应该在两餐之间服用降压药。

  在饮食上,高碳水化合物容易诱发餐后低血压,因此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食多餐。同时避免食物温度过热,因为有研究表明,食物温度可以影响老年人餐后血压的改变情况,相较于冷餐(5℃),暖餐(50℃)可造成餐后血压更大幅度下降。

  在餐前可适当喝点水,健康人群在喝水后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减慢,这可能与胃扩张使血管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有关。已有研究表明,餐前喝350~480毫升水可以使自主神经损害患者的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但该方法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此外,餐后适当散步可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但应避免过量运动。而合并体位性低血压者,则建议餐后应平卧半小时。

  陈叔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他最近到医院看病,向医生表示自己吃完饭后站起来,会感到头晕、站不稳,甚至早上还因为眼前一黑跌了一跤,一量血压特别低,这到底怎么回事?医生告诉陈叔,根据症状这可能是餐后低血压的症状,陈叔很迷惑:自己明明有高血压,为什么却会出现餐后低血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吃完饭头晕 可能是餐后低血压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