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1776年,瑞典化学家卡尔·舍勒在尿液的结石中发现了一种有机酸,起名叫石酸。
20多年后法国化学家发现,不仅结石里有石酸,尿液中也存在这种物质,于是改名叫尿酸
那么痛风到底是什么?它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每一个痛风的病人,发作前一定有一个不被察觉或虽被察觉却未被重视的高尿酸血症期
痛风可并发关节残疾和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等
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痛,起病急骤,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受累关节部位可出现严重的红肿热痛,呈局部灼烧感。随后患者的疼痛感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关节盖、肘关节等。受累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不少痛风患者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半夜,特别是下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因突如其来的关节剧痛而惊醒,常痛得撕心裂肺,大汗淋漓,久久不能缓解
数据表明,痛风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那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风”?
女性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能帮助抑制关节炎的发作。而男性呢,体内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别钟爱尿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最终招来痛风。
喝酒会让我们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当两者都要排泄出去的时候,霸道的乳酸更易排泄,那尿酸排出去的就少了。久而久之,就引发痛风了。
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甲壳类海产品中嘌呤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痛风。像青岛最小的痛风患者才13岁,就是吃出来的。
②60岁后,人老了,关节老化,再加上钙流失,软骨组织也减少很多,就这样,痛风开始欺负老年人了
运动员或者健身达人活动比平常人多,且强度更大,这导致他们体内三磷酸腺苷(ATP)的燃烧分解,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普通人更快,因而,体内生产的嘌呤更多,再加上很多运动员受过伤,更容易招来痛风。
①减肥人群。减肥也有可能把痛风招来,道理和喝酒类似。减肥过快,脂肪燃烧后会产生很多酮体,酮体和尿酸也会产生竞争机制,酮体霸道一些排出得多,尿酸就排出得少。
②肥胖人群。肥胖的人大多热爱炸鸡、可乐等高热量的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上面的戏码再一次重演
嘌呤,是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含有大量嘌呤,的确要少摄入。牛奶和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TIPS:肉类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50g,鼓励摄入有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每日300ml。
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肝脏、海鲜、肉汤等动物性食物相比确实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如芦笋、黄豆芽、紫菜、豌豆苗的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因而,痛风患者将蔬菜完全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说法是片面的。
虽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最新研究表明豆类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水平升高,反而可以降低血尿酸。其机制主要是由于豆类同时具有增加血尿酸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做成豆制品后嘌呤含量大大降低。
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利于尿酸的排出的,还能预防尿酸性的肾结石,延缓疾病对肾脏的损害。但多喝啤酒不好,因为酒精代谢可使血液里的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健身达人、减肥人群千万别说痛风和你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