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之初,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石破天惊的广义相对论,为严格意义上的“黑洞”概念确立了基础。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阐述了物质是如何引起空间和时间的扭曲——如同一个保龄球放在弹簧垫上一样,弹簧垫的表面会向下凹陷,也就是说,“引力”是宇宙几何形状变化而产生的效应。不久之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从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中获得了一个“真空解”,这个“真空解”意味着,如果极大量的物质集中于极微小的空间中,则集中点的外围会产生一个界面——即“事件视界”——一旦进入“事件视界”中,包括光线在内的一切物质也无法逃脱,此后,人们把这个奇异的天体称为“史瓦西奇点”(也就是“黑洞”)。
如同一位父亲无法接受作恶多端的儿子一样,爱因斯坦无法接受黑洞的存在,他认为黑洞是一个可怕的怪物,一定不会存在于线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和“史瓦西奇点”的论文,阐述了“史瓦西奇点”为什么不可能存在,认为一个天体的密度越大、反抗引力的内部压力越大,不可能压缩到1.125倍临界周长。可惜的是,爱因斯坦的观点对临界周长的计算是正确的,但对结果的解释犯了大错,事实上,天体接近它的临界周长时,引力必然超越天体内部的一切力量,使得天体产生灾难性的坍塌,从而形成了黑洞。近日,加拿大西部大学的天文学家山塔努.巴苏(Shantanu Basu)提出一种新理论,他认为诞生于恒星的直接坍塌,而不是诞生于恒星的残骸。
科学界的一般观点认为,黑洞诞生于某一恒星的濒临毁灭之际,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急速收缩、塌陷和集中,以致于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抗衡这一收缩和集中的过程,进而形成了黑洞。不过,山塔努.巴苏提出的新理论认为,若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它的内部突发坍塌,那么黑洞就“随之而来”了,并不一定是恒星的濒临毁灭之际。为了检验这一新理论,山塔努.巴苏率领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其基本条件为超大质量黑洞以极快的速度生成,耗费的时间很短暂——山塔努.巴苏介绍,人类无法直接观测黑洞的情况下,建立计算机模型是一种可行的间接观测和研究方式,他们的研究表明,黑洞诞生于恒星的直接坍塌。
山塔努.巴苏等人计算了短时间的条件下,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函数,基于质量函数而建立了这一计算机模型,“爱丁顿极限”——19世纪末,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爵士提出了“爱丁顿极限”,这一概念是指非中空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可以调节计算机模型中的黑洞质量增长。山塔努.巴苏认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增长时间非常短暂,由于恒星产生的辐射锐减,黑洞质量的增长会戛然而止。
步入21世纪之后,天文学家们在高红移的条件下,发现了许多质量极大的黑洞,它们的质量比太阳大了10亿倍以上,也就是说,宇宙热大爆炸事件发生的8亿年里,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就诞生了,它们的存在,让黑洞诞生的相关理论岌岌可危。山塔努.巴苏提出的新理论解决了以上的难题,即恒星的质量比太阳大得多、且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其内部也可以直接坍塌、生成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山塔努.巴苏认为,他提出的新理论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以及更为严格的验证,不管怎样,他的理论解释了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因。
(本号专注于科技前沿、历史拾遗、奇闻异事和人物品鉴,还望你的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黑洞的成因再添新理论它诞生于恒星的直接塌陷生成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