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创造了估值80亿美元神话的Peloton,让行业各家看到了家庭健身市场的可能性。
自从拥有近20年历史的浩沙陷入倒闭潮危机后,“健身房已死”的评论犹如传染病一样蔓延。而屡见不鲜的跑路新闻不仅让消费者恐慌,也给健身行业蒙上了阴影。步入2019年,健身行业似乎没有新气象,反而更加如履薄冰。
时代变了,行业也在发生剧变。上一轮健身红利已经消失,20年的预存消费制无法吸引更有主见的消费者,缺乏有创新能力的产品经理,让健身房屡陷泥潭难以自拔。科技、内容、运营与改革,是健身房需要的解药,这些词也逐渐成了健身活动上不断被提及的高频词。
上周,健身垂直媒体GymSquare在北京ChinaFit上举办了一场名为“未来图景?健身科技与内容创新”的论坛,期间与会嘉宾针对“中国版Peloton”展开了相关探讨。
而行业各家之所以会探讨“中国版Peloton”,其实是在等着下一个健身行业的独角兽。
Peloton在美国创造了估值80亿美元的神话,其硬件、智能、数据、内容付费等家庭健身项目如今正在成为资本新宠。同时,美国的健身行业似乎也正在朝着个性化、内容驱动的家庭锻炼方式转变。
这似乎给了中国健身行业一些启示,毕竟中国年轻人都正在经历“996”,没时间去健身房、亚健康已经成为很多上班族所不能承受之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接面向C端的家庭健身市场,在国内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我国健身器材行业年销售额已由2008年的192亿增长至2017年的380亿,到2022年该数据或将超过500亿。
家庭健身市场是一个亟待挖掘的富矿,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互联网体育品牌,亦或是老牌健身器械公司,早已开始抱团结盟,开采C端用户,风风火火开启了中国家庭健身的智能化和科技化。
2012年,诞生于美国硅谷的Peloton以家庭动感单车起家,除了提供家庭健身器械外,还推出了线上专业健身课程订阅服务。“软硬件+内容”的商业模式让其一飞冲天,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创项目。
Peloton产品包括动感单车、跑步机和内容订阅服务,分别售价1995美元、3995美元和39美元/月。用内容为硬件创造差异化,是其火爆全美的根本原因。
足不出户就能在单车或跑步机上运动,器械能够直接连接线上直播教室,用户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同时还有明星教练进行线上监督和指导。这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健身效率。
虽然是一家初创公司,但是其用户活跃度和复购率以及营收数据都很亮眼。据Peloton官方透露,公司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名订阅用户,平均每台单车每月都能使用13次,复购率达到96%。2019年营收有望突破7亿美元。
Peloton的收入直线月,Peloton获得5.5亿美元的F轮融资,估值40亿美元。今年2月,和高盛和摩根大通首次公开募股,估值超80亿美元。而在6月份,Peloton已经秘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尚未透漏出售的股票数量和价格范围。
Peloton获得成功后,“硬件+内容”模式成了淘金热,面向家庭健身场景的产品不断被开发,竞相获得融资和高估值。
1.Tonal:2015年成立,壁挂式Tonal,主要特征是力量训练,售价2995美元,安装费250美元,课程订阅费为49美元/月。今年4月,获得了4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2.MIRROR:2016年底成立,主要产品是家庭挂墙智能健身镜,售价1495美元,课程订阅费39美元/月,其中,一对一训练服务额外收费40-75美元。今年6月获得36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为3亿美元。
3.Hydrow:2017年成立,Hydrow划艇机售价2199美元,特征是室内模拟户外水上划艇体验,训练时可带动全身86%肌肉参与训练,20分钟消耗400卡路里,前方触摸显示屏,可以观看划艇比赛或者训练节目。今年2月,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
4.Zwift:2014年成立,室内自行车健身、游戏和社交为一体的线上社区,不售卖硬件,提供课程内容,15美元/月。2018年底有100万注册用户,主要受到自行车、跑步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喜爱。2018年12月,完成1.2亿美元B轮融资。
在国内,家庭健身市场的入局者也不再是少数。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都争先布局家庭健身场景。小乔、舒华、亿健等公司开始向智能化转变,咕咚、Keep等运动数据科技平台也开始各显神通,直接对标中国版Ptloton的SPAX也顺势而生。
不过,这些竞争还都集中在健身器材方面,虽然也有课程订阅服务的尝试者。总体来说,国内家庭健身市场尚处于群雄逐鹿的“初级”状态。
景志峰在2003年开始进入健身器材领域,一开始做健身器材的代理经销,后来创立了自有的品牌。2016年,他创立的金史密斯公司成为小米旗下生态链公司,与小米合作研发了家庭健身旗下新品类——WalkingPad走步机。
该产品拥有可折叠、轻便、降噪等功能,并且售价1699-1999元之间。自2018年上线万台。
在景志峰眼里,走步机有明确用户群体——宅文化成长下的健身小白,未来将会有更大增量市场。
从业16年以来,景志峰见证了家用健身市场的不断扩大。“健身房发展,使得更多人对跑步机、动感单车有了新认知;电商发展把健身器材当做标品放在线上销售,行业扩大,进入很多竞争者,价格降低让用户受益。另外,新品类的不断出现,例如划船机、走步机等,持续又吸引着健身小白。”从亲身创业中,他总结出了家用健身器材在国内发展的原因。
金史密斯现在拥有两条产品线,跑步机和走步机,是小米公司布局家庭健身场景重要利器。
在华为P30手机发布开始,华为开始选择和深耕跑步机行业15年的品牌佑美展开合作,推出Walk AI U3H跑步机,首发预售价为1999元。据华为透露,京东开启预售不到24小时,就超过2万人预约。
根据《2019天猫大型健身器材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小户型专用跑步机销售额较2017年提升了4倍,智能化健身器械在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逐年大幅度提升,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销售占比达到20%以上。
健身房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未来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但反观家庭健身市场还尚有空白,华为和小米来抢食,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足够大,尚未形成垄断趋势。
目前,我国家用健身设备出现了闲置率较高、最终变成“晾衣架”的尴尬结局。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办法来避免成为摆设和落灰呢?目前来看,或许可以搭配更多内容服务来激活用户。
Keep自去年开始,逐步布局智能硬件,跑步机K1、智能走步机以及动感单车,搭配Keep App线上课程,软硬件与课程之间的联动,一体化科技智能运动服务呼之欲出。Keep自身也在不断丰富软件上多品类健身课程,吸引用户对Keep保持粘性。
而咕咚则开启了“健身3.0,Alive”战略,在和小乔联合推出智能跑步机后,咕咚也以智能硬件为出发点,推出“视频+数据”服务——CODOON LIVE以及线上虚拟健身教练——CODOON V-COACH,教练可通过直播,在线上给用户在家庭场景里做技术指导,这种理念可能是未来健身行业趋势。但是,目前技术还尚未成熟,用户还未线亿的Keep和咕咚,拥有超高流量池。然而,打开他们的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还是社交内容,如何真正能激活用户流量,他们都还正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探索。
除了Keep和咕咚这类拥有先天用户池的企业,还有另外一些新创项目在摸索前进。
野小兽(Yesoul)成立于2015年,产品主要有硬件动感单车还有付费版课程订阅服务,硬件均价在1299元左右,内容课程38元/月,或者198元/年。
家用健身内容平台SPAX则不生产硬件,它们和第三方器械制造商合作,公司主要在直播和内容方面进行搭建系统,于今年3月刚获得400万美元Pre-A轮融资。SPAX更想要打造健身版的爱奇艺。
最近,爱奇艺宣布了旗下付费会员达到1亿人,《来自星星的你》、《延禧攻略》、《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爆款优质电视剧、综艺节目作为支撑,粉丝圈层文化推广,使得爱奇艺能够在视频行业迅速突围,中国视频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
健身行业向前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与之对标的词语分别是,技术、内容和教练。教练是健身行业的核心资产,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SoulCycle和Peloton,能够迅速聚拢更多用户的原因,教练的作用功不可没。
技术引领革新,5G时代即将来临,人工智能、物联网、AI等新技术每发展一小步,对于健身行业来说,都可能会出现颠覆性产品。
回顾中国健身行业出现的明星企业,大多数都是线下健身房,而在家庭健身场景领域,keep以免费内容逐渐成为行业独角兽,下一个真正软硬件和内容结合的新大陆还尚未出现。
谁能用最短时间提高用户的健身效率,谁就能抢滩不可估量的家庭市场。Peloton把健身房搬到了家里,省掉了用户去健身房的时间,优质明星教练和4000多种课程可能触手可得,这种省时省力的健身创新者,中国正需要。
如何本土化一些优质健身创业项目,结合中国健身用户习惯创新产品,将是中国创业者们思考的问题。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Peloton估值80亿美元神话背后崛起中的家庭健身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