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她曾担任我校民族文化交流与促进协会会长,带领协会取得较大发展。四朗拉宗学习刻苦,积极参与和组织活动,曾担任30余次项目负责人。积极就业,努力为西藏发展做贡献。现已被
高寒,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6级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任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我校中韩国际交流中心科研助理,蚂蚁车协会长,校刊《研究生论坛》编辑。被评为十佳志愿者、社会活动积极分子。毕业后去往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
这个夏天,我们不说再见,就让画面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怀着期待与感动共同拥抱灿烂的明天。祝愿每一位从惠园走出的贸大人都能坚守梦想、不忘初心,努力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
一边是西藏,是生养自己的根;一边是北京,是不断追寻的梦。以梦为马,她终不负这青春韶华。
“我很喜欢出去走。”谈及自己的爱好,四朗拉宗这样说道。的确,四朗拉宗一直都是个“不安分”的女孩。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态度坚定,“我要去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去大城市看看。”节假日里,她和朋友远游,足迹遍布各地大小景点。北京各个地方、各大高校的活动,她也总是愿意参加。“要多出去看看,优秀的人还很多。”她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出去走”是她对这个缤纷世界的回应。
出去走,不单是地域上的旅行,也是心理上的突破。最初,学生工作对四朗拉宗来说是有些挑战的。“部长安排任务时,我觉得自己特别不行,总想躲避。”她回忆道,“后来也正视了自己的不足,在一起办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办活动,慢慢地走出了阴霾。”再后来,她更担任了30多次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次的突破,成就了现在的四朗拉宗,正如所她说,“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在优秀的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挑战它。回过头,想想我的大学生活,我觉得我是进步的,我是让自己满意的。”
放眼向前,拓宽自己见识的边界,就是在拓宽自身可能性的边界。一步步发现世界的过程,就是一点点发展自己的过程。出去走,天高路远,正是马蹄疾时,她一直在路上。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前行的路上也会有迷惘和挫折。四朗拉宗回忆起刚进学校时,自己并不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常常觉得自己基础差、跟不上大家的节奏。所幸,短暂的迷惘后,她找到了自己在法学课上的兴趣。对于法学,她越学越喜欢。“老师们讲课都让我很感兴趣,辅导员涂帅老师也很照顾我,他们给了我很多的进步空间,让我一步步得变优秀,很感谢遇到了这么好的老师。”谈到老师,四朗拉宗充满了感激。
准备司法考试期间,四朗拉宗每天5点半就起床,日复一日地在图书馆复习。“好几次都差点崩溃,幸好身边有朋友一起。”每当自己学不下去了,她就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顿大餐,互相鼓励,又坚持学下去。这一来就坚持了5个月,也最终通过了考试。四年的学习里,良师相助,益友同行,他们像四朗拉宗的一对翅膀,在背后支持着她不断向前。
“自己身为这个民族的人,一定要为这个民族做一点事。”学习之外,四朗拉宗的热情也同样挥洒在“为民族做一点事”上。从大一到大四,从干事到会长,四朗拉宗和民族文化交流与促进协会一起长大。当年和朋友们一起坐在西门的草坪上讨论协会活动的场景仿佛还在四朗拉宗的眼前。百团大战、国际文化节、元旦晚会、千人台胞夏令营……事情一条一条地规划,活动一件一件地参与。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社团,如今也已发展得逐渐有了声色。“我们让更多人了解到民族文化,看到少数民族的亮点。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责任感,还有归属感和温暖。”谈起民协,四朗拉宗眼里都是自豪。
北京是记录着梦的风帆;西藏是支撑起家的屋檐。面对毕业去向的选择时,四朗拉宗坦言自己也有一些纠结。“我很喜欢北京,这里生活便利,多元包容,非常适合生活。”四朗拉宗说起了她对北京和西藏的记忆,“西藏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一部分,我爱她。”
多方考虑后,四朗拉宗最终做出了决定。毕业后,她将前往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任职。“我还是选择了回到西藏去,那边是我的根,需要我去帮助她发展。”
从西藏到北京,从北京到西藏,四朗拉宗始终牵挂着梦与根的两端。逐梦北京,她把民族风吹到首都;寻根西藏,她把梦想带回了边疆。“北京让我认识到很多优秀的人,开拓了眼界,自己也不断变得更优秀。回到西藏,我也要保持这种心态,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不负青春。”
这样的一个女子:怀崇尚文化之心弘彰民俗于中国乃至世界,高山流水是古筝一摇一按荡出心醉的泉鸣,寒风呼啸是与伙伴夜骑街巷、踏遍河山。做事时可以高昂活跃,为人时亦自温和清寒。
从本科就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到成为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生,再到赴中国文联就职,这些经历仿佛水到渠成地贯穿成高寒通往文艺事业的最佳风景路线。但事实上,初入大学时她同样经历过几多迷茫与抉择。“在事业上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边学才边慢慢确信自己的兴趣所在,最终还是归于文化这条路。” 关于求学历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她这样描述自己。
于高寒而言,大学期间的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勇敢地迈入一条未知的蹊径,去拨开前方迷雾重重。她坦言,自己对贸大的金融专业曾是满怀憧憬的,也曾因未能考入金融而遗憾。但正是在本科期间选择辅修金融的这次尝试,让她在深入了解另一条路后,反过来确信了对外汉语专业方向更加适合自己。大一、大二期间中文学院基础课程像是群芳众卉,用清馥的香气将高寒的脚步引向文学彼方。而大三时,在文化教育的问道之途已渐入密林之境后,她通过亲身课堂教学直观地体验到自己与教育工作者角色的适契,于是在文学与教育的岔路口上选择了国际教育硕士方向。直到研二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志愿教学,她深入进行文化传播推广,将版画、竹编、刺绣等非遗文化带入美国当地展览,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在一次次深入的跨文化交流中,高寒看到了一个别样的精彩纷呈的世界,志向也渐渐从教育走向文化传播。
最终,高寒终于驱散了理想道路上的重重雾霭,选择在中国文联从事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谈及自己人生的宏大梦想时,她认真地讲:“希望通过我们的宣教,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到文化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教育和传播之于高寒的意义,是可以源源不断地收获到一种被喜爱和需要的满足感。
或许与文化教育的结缘,来自大一暑假那次支教时孩子眼中的光亮,来自对外汉语专业导师的鼓励,来自“教学相长”这句箴言。在这条路上,有一句话曾给予她心灵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触碰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化教育之于高寒,是讲授,是传播,也是互相影响,是在人与人之间谱下诗篇。
除了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孜孜求索之外,高寒还在本科期间任蚂蚁车协会长,提起这段经历时,她流露出满满的集体情谊与收获感。大二一整年高寒在车协里投入了大量心血。谈及为车协做的“傻事”,她笑道:“可能就是付出的时间吧。” 她非常珍惜集体荣誉感,把在这个集体中的体验描述为“和一群特别靠谱的伙伴一起搞好事情”,收获了宝贵的友情与无数难忘经历。
恰借车协暑期骑行的机会,她在大二实践中带领12人团队走访长江沿线城市,进行水质研究调查,该实践最终也入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大学生环保践行者项目。高寒觉得这次项目成功的关键简单得朴素,仅仅是“每个人在过程中都是走心的”。她回忆当时的情景:“那时大家甚至看见路上一条小水沟都会互相打趣地问,你看这个水质怎么样。是真的时时刻刻把实践放在心里的。”现在想起还是会有满满感动。
高寒在集体活动中充满了责任感与干劲,愿意不断释放热情和能量。而醉心古筝时,则是她的另外一面。她说,古筝最使自己享受的是二十一根弦一根一根去调音时的那种放空的静谧状态;在骑行的时候与伙伴畅谈作伴,有一种行走天涯而身处安全的踏实感,能够有非常多的时间去欣赏风景任思绪驰骋。骑行与古筝就像是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二元。高寒内心亦有着丰富的层面,会喜欢融入集体携手拼搏的快乐,同时也享受独赏雨霁初虹的那般宁静。
通过集体中的磨练,高寒也逐渐完成了自己性格上的蜕变,“沉淀了很多,作为一个领导者会变得心思缜密、更加冷静,不再以情绪来支配思考。从急躁、苛求完美变得更加包容、耐心谨慎。在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心绪逐渐淡下来,更愿意去倾听他人。”
谈及大学时光的遗憾,高寒说是“在知识上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希望当时能花更多时间沉下心来,学到更多东西。”但遗憾之余,高寒仍珍视在社团里付出的大量精力,以及走过的许多不那么便捷的路。“回到过去也不会做别样的选择吧。明白只要有选择就会产生遗憾,后悔却是没有的。”
对于学弟学妹们即将面临的种种抉择,高寒说,希望利用好青春时的精力与宝贵的试错机会多做尝试,深入到确定对这个领域不再感兴趣、或者想要更深一步为止。在作出选择时,必然要在虚耗和收获之间进行权衡,那么就让这些虚耗作为门槛,迈得过去,就留下来;迈不过去,就离开。筛选下来的便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愿意为之牺牲的东西,身边恰好也留下经历过同样过滤的志同道合的人。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春榜样 四朗拉宗、高寒:以梦为马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