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送外卖是段子但健身房老板真的要跑路了

  自打疫情以来,你是不是经常看到健身教练转行送外卖的微信、小视频,但这些大多都是营销号为了流量炮制的段子。相较于看热闹,买了年卡、私教课的你,真要关心一下你的健身房老板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快撑不住了,中小健身房已经出现了“倒闭潮”,大型健身房也是摇摇欲坠。又到了穿夏装的日子,没了健身房,谁来拯救你的小肚腩?

  春节前还在添置新设备的健身房,再打听时已跑路了。 刚购买了三年年卡的李方不敢相信,卡都没开,一次也没用过呢。她记得老板站在正装修的店面里许诺,店里投钱在扩充设备、修游泳池,一月份保准能开业,也查过健身房的营业执照和租房合同,合同上写明租赁期限是十年。离这家店不远,同一品牌旗下的健身房已营业半年多,一切看起来都很可靠,李方痛快地付了款。

  但开业通知迟迟没来,店门贴上了会员维权群的二维码。 老板跑了 ,维权群里有几位健身房的销售人员,甩给李方一张微信截图,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着,员工12月的工资还没结,我们也是受害者,同品牌的另一家健身房也大门紧闭,两拨会员意外地在维权群里相遇。

  更多的健身房还在苦熬。4月18日,北京地区多家复工不久的健身房表示,当天起,暂停营业,有健身房经营者在社交平台上诉苦,本来三天后检查通过就可以开业了,现在都要全关了,太难受了。还有人称, 北京市所有室内健身房,无论是否复工,全部暂停营业 ,他感叹,员工们很久没有足额收入了,不如去外地看看吧。

  健身房复工了吗?隔着疫情影响这道帘子,健身房的经营者和会员们相互在猜谜: 门店不复工,会员担心老板跑路,老板害怕会员流失。 再说,不开工就没收入,房租、工资等花销压着现金流,再等下去坐吃山空;做好防疫准备开了门,经营者赌的是客流回暖速度,可不少消费者心里还犯怵,新会员极少,仍旧难以开拓新收入,但不撑着开店就只剩关门一条路。

  洗牌期将至却是共识。 中小型健身房必定会有一大批倒闭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陈宇平时培训健身教练,熟稔当地的大小健身房, 疫情耽误经营是根导火索,暴露了健身房现金储备低、抗风险能力弱的模式问题,两个多月没进账,很多店都扛不住了。

  聊到亏损和运营,一些健身房老板常和陈宇说起报复性消费,期待疫情提高人们的锻炼意识,七、八月份营收能出现明显增长,相信消费会反弹,成为支撑大家的希望了。

  但健萌私教馆南京地区总经理弓勇波却觉得 不能押宝在报复性消费上。 单靠这个救不了命,他反问说,就算有报复,也要看报复在哪家吧?行业里浑水摸鱼的人太多,海水落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开业成了一件复杂的事。弓勇波所经营的品牌的健身房像往年一样,门店洒扫好,员工安排到位,物资也准备妥当,但离复工还差一张批准通知。疫情拦住了健身房营业的脚步。 他原定于2月1日开业的七家健身房,一个半月后才陆续复工,各个区对复工企业的要求不一样,由所属街道到店检查后,符合标准的门店才能开业。除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储备外,防疫流程也是审核重点。教练需要在南京当地待满14天后才能回店,大多数从2月份就开始打卡了。南京地区发布的企业复工方案要求,一人一档做好职工建档筛查,全面掌握职工是否离宁及前往地点、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等情况。

  同样多了任务的还有有意到店的会员。 刚恢复营业时,健身房要求顾客提前3天预约并进行体温打卡,到店后除出示健康码、测体温、消毒外,顾客还需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也是为了别的顾客放心。

  好不容易开业后,客流量却并未恢复如常。 目前其已不再要求会员间隔2米,但来上课的会员人数只有往常的六成,原来一家门店每天要上50节私教课,现在也就是30节至40节。在弓勇波看来,这已是幸运,我们算是南京第一批复工的健身房,恢复情况也是业内比较好的。

  从1月底等到4月初,浩然健身创始人欧晓方终于等到在朋友圈发布正常营业的日子。两个多月没营收了,开门就有希望,他期望着客流慢慢恢复, 营业第一周,最繁华地段的店面每天约有70多人,大概是平时的四分之一 ,但客流进门了,收入却不一定增加。

  现在来的都是老客户,前期已经消费过了,实际还是没有新的现金流入。 欧晓方苦恼的是, 只有新办卡会员才能带来收入,但新会员极少 ,但想想也好理解,原本没有健身习惯的人,也很难因为冲动,现在过来锻炼。

  传统的地推办法不再好使。弓勇波告诉《凤凰周刊》,健身房获客的常用办法是漏斗型,会籍顾问们围绕门店和附近小区,找个人多的地方摆摊、发传单,先把顾客带到店里,卖张场地卡。教练们再二次开发,从中寻觅可能购买私教课的会员。但疫情突降,人人怕聚集,第一招就卡死了,哪来的流量呢?

  线上直播锻炼、团课看着热闹,但实际的引流效果或也不如人意。 健身房无法复工时,大多门店都在视频平台上推出了各类锻炼课程,和电话回访一样,总得做些什么联系客户。

  安信证券4月8日发布《疫情下的健身产业报告》显示,近两个月内,短视频平台上的宅家运动、健身相关线亿次。

  但一节私教课几百块,一张年卡上千块,谁会随便看节课就掏钱呢? 超级猩猩创始人在一次线上分享会中表示,直播可以拉近用户和品牌的距离,但如果想靠直播拉新付费用户是较为困难的,免费看热闹和花钱买产品还是不同。

  创造营收难,开销却更大了。店门一开,除去水电费不谈,老客户的私教课开始消耗,需支付给教练们的提成和薪水也随之增加。对经营者而言,进水的水管拧上了,但出水的管子还在流。

  而消费者的心理戒备尚未放下,客流还在回落。欧晓方发现, 最近一两天,到店锻炼的人反而更少。 他猜测,可能与广州地区的输入性病例持续增加有关,只有新增病例数不再上涨,一切都平静后,大多数人才会走进健身房, 估计要熬到6月份。

  已熬了两个多月的教练们可能有人先撑不住了。 在北京一家小健身房工作的张园没想到,自己的教练生涯如此短暂,正式入这行还不到半年,就赶上疫情了。1月底健身房放假后,张园回到老家过年,听到疫情暴发的消息,他早早就赶回北京,怕晚了回不来,耽误上班。但直到4月初,他还窝在租住的小房间里,始终没等到复工的消息。

  会员们越来越密集的询问让他心慌, 起初,老板让我们做些视频课、勤打电话来安抚会员,说是会尽早营业,但等了这么久,自己心里也发毛 。应付日常开销的压力变得更大,没上课的话工资就很低,连交房租都不够,已经熬得爪干毛净了,张园没办法,开始想着搞些副业,他选择从批发市场进货卖水果,能挣俩是俩,原来的健身会员也转而成为潜在客户。

  朋友圈里搞副业的教练渐渐多了起来,送外卖、卖水果或是帮健身房销售蛋白粉,各找出路。 美团外卖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3日,新增骑手7.5万名,其中37.6%来自健身、餐饮等生活服务业。

  他解释说,按教练从业者的学历水平来看,他们的整体收入其实相对高出其他行业30%左右,从业时间较长的教练会有一定积蓄,不至于熬不过2个月,再说,相对于他们能从事的其他行业而言,健身房的工作条件是比较好的。据Gym Square联合三体云动发布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 健身教练的月均收入集中于1万元至1.5万元之间,在二线万元。

  疫情冲击下,也有健身房加快了对教练的汰换。复工不久,弓勇波所在品牌的健身房便根据过往业绩等情况优化了部分教练,会员量不及平时,僧多粥少,精简教练也能控制成本,基本上每家门店均末位淘汰了两三位教练,同时也在招募新的教练。

  这个行业到最后考验的还是教练,毕竟是门为人服务的生意。他计算着,门店辞退教练的同时,几乎都已补充了新人,有很多小型健身房经营不下去了,优质教练们散在外面,薪酬更好商量,正是趁机抢人的时候。

  进入健身行业近二十年,欧晓方觉得遇到了从业至今最大的考验。不管大型连锁健身房,还是中小健身工作室,同行们都是哀鸿遍野。 他算了笔账,三、四月份通常是健身行业的旺季,大家过完年、肚子长出来了,去健身房的意愿也更强,但今年这段时间基本是收成无望了。

  营收不好,负担开支显得更吃力。 门店的房租就是沉重的一笔债 ,健身房占地面积大,每个月光是几家店的房租就超过27万元。欧晓方想想就头疼,每家门店里还有近20位教练,人工是另一大开销,加上物业、员工宿舍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两个月的支出就将近100万,只能挺着往前走。

  弓勇波所经营的健身品牌在南京有七家店,其中3家门店免了房租,其余的该怎么付还得怎么付,他也能理解,人家减了是情分,不减也不能逼人家减吧!他选择和房东协商,能不能缓付或者从按年付换成按季付。教练工资也是节流手段, 停业期间,所有教练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只发放生活费。 弓勇波告诉《凤凰周刊》,必须得控制成本了,要多储备些现金流。

  也有一些健身房已挺不过寒冬。饭桌上,不少健身房老板向陈宇倒苦水,店是开不下去了,只能另寻出路。压垮他们的,不只是单纯的两个月不能开业,实际上多数健身房指望着过完年这段时间补亏空。陈宇解释说,进入12月份后,天气寒冷,健身房迎来淡季,本身就扛了两个月损失,等着2月份后弥补回来, 停业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新会员一旦断供就面临倒闭,那老会员们贡献的营收哪去了呢?陈宇叹了口气,疫情影响是根导火索,暴露了健身房行业长期存在的模式问题。据其介绍,目前 传统健身行业以私教课为营收重点,年卡收入约占20%至30%,而私教课销售收入占比则超过60%。

  年卡及私教收入均实行预付费模式。也就是说,这笔钱一次性支付给了健身房,但实际其中大部分并不能算作收入。他表示,但很多健身房为了扩张、占据市场,拿到这笔钱后就扩店面、买器材、请教练,把这笔钱花出去了。

  拆东墙补西墙成了惯用做法。教练在私教课的提成较高,教练工资占总营收的50%以上,当健身房把预付收入烧掉后,老会员消耗私教课时,就只能用新进会员的钱来支付教练薪水。陈宇分析, 招不到新会员也就意味着只有消耗、没有进项,资金链便随即断裂,根本原因还是健身房现金储备差,抗风险能力弱,稍有波动就陷入危局。

  近两年,健身房跑路已不是新鲜事。这个行业时常听到关门倒闭的消息。对于部分健身房趁着疫情倒闭的做法,从业者们已不觉得奇怪,大多数健身房都是表面风光,如果关门跑路,账上的钱就挣到手了, 趁着疫情影响倒闭反而给了他们一个理由 ,但他们也期望,洗牌期后,健身房行业可以良币驱逐劣币,不然消费者的信心都要丢光了。

  眼下,健身房经营者们也需要一个希望。疫情过后,市场会不会反弹?我希望会,这也是支撑行业借钱也要挺过去的信心。欧晓方不愿放弃,我做了这么多年健身,再困难也要撑过这段时间。2003年非典时期结束后,健身房行业的收入增长常被同行们讨论。大家明显觉得七、八月份的营收上涨很快,健身市场迎来了回弹。有从业者回忆说。

  但欧晓方想起2003年非典时期的经历,判断却并没那么乐观。 当年,疫情持续时间没有这么长、范围没这么广,也没有封城,大家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恢复起来更快。他补充说,而且,当年健身房也没这么多,竞争也不像今天这样激烈。

  毫无疑问,疫情会提高人们锻炼身体的意识,但真正会走进健身房的又有多少人呢?他反问。据某电商品牌对1月24日至2月14日商品销售数据统计,瑜伽垫等运动装备的订单量显著增长,达到去年同期销量的3.5倍,脚蹬拉力器等小型家用健身器材的销量也比去年多了1倍。

  再说,疫情打击了各行各业。手里没有钱,消费者拿什么来报复? 为了吸引顾客,欧晓方选择了打折。往年这个时候,一般是不打折的。他有些无奈,打折还要掌握好尺度,不打折没人来,打得狠了,客户可能还要怀疑是不是准备倒闭了。

  已恢复健身房营业近一月的弓勇波也推出了打折优惠。与其寄希望于还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报复性消费,不如抓紧收些粮草先囤着。在学员名额有空余的门店,他加大了促销力度, 尽可能抓住新用户才是实在的,靠报复性消费救不了命。

  就算有报复性消费,也不会是大水漫灌,还要看报复到哪家。弓勇波觉得,能不能活下去,80%还是取决于门店自身的产品、服务和经营能力,关键还是要想清楚门店的定位。有同行告诉他,营业半个月,只收入了几千元,现下,更考验健身房自己的本事。

  按照年前定好的计划,弓勇波所经营的品牌最近新开了一家门店,目前从疫情恢复的情况来看,我们比较有信心,新开店的财务成本还是可以承担的,但他也坦言,下半年的开店计划已经暂停,原定打算再开4至5家店的,如今也要看经营的情况再决定了。

  健身房停业的这个些日子,你胖了几斤?肌肉是不是掉了?你的健身房和教练还好吗?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健身教练送外卖是段子但健身房老板真的要跑路了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