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媒体人亚健康率超常高

  刚拿起筷子,就接到采访任务的电话。夜班上到凌晨,已是浑身酸痛,本想回去睡个好觉,可躺在床上却已睡意全无睁眼到天亮。白天开了一天会,交稿后终于松了口气,可夜里做梦却被“稿件出错”给惊醒。

  这些对新闻记者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不规律的生活、不规律的饮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使这一人群的健康大打折扣。

  西方心理学家将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10级(级数越大越紧张),新闻记者与飞机驾驶员、领航员并列第三,为7.15级,仅次于8.13级的矿工和7.17级的警卫人员。

  在中国第11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法治周末》发起媒体人身心健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

  接受本次调查的编辑记者有1年至5年工作经验的占六成(60.8%),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了近四成(39.2%)。其中,60.8%从事报纸类工作(日报占40%,周报占20.8%);16.7%就职于广电媒体,18.3%就职于期刊杂志,4.2%就职于网络。

  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压力大,近八成(77.5%)的受访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国内最大的体检机构对传媒从业者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该体检集团200万份体检电子档案中抽调出媒体从业者的体检数据,分析发现,23640名媒体从业体检者中亚健康检出率为97.5%,比国内百万受检者73.1%的亚健康检出率高出25个百分点,媒体界属于亚健康高发行业。

  该报告称,传媒人将比普通人群提前10年进入亚健康状态,这除了与超长时间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过少、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外,身心压力过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法治周末》本次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回答“您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有压力吗”这一问题时,选择“压力大”、“压力过大”、“压力特别大”3项的受访者超过了九成(93%),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压力。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近八成的人会出现颈椎疼痛症状,近四成的人会出现腰疼,四分之一的人出现内分泌失调,另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经常感冒,出现其他症状的占7.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八成的受访者处于焦虑状态。受访者普遍呈现出焦虑、容易烦躁、疲惫、全身乏力;三成的受访者会因此头晕头疼,近三成的受访者还会出现全身酸痛的状况。

  《法治周末》调查结果显示,周末可以正常休假的受访者只占12.5%,另有47.5%的受访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变数,还有40%的受访者周末经常不能正常休假。即使是“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也仍有24%的记者不能正常休假。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近一半的受访者(47.5%)每天工作长达10小时或超过10小时。近一半的受访者睡眠质量较差,近八成的人视力很不好。

  记者多数不能准时睡觉起床、一日三餐经常不能准时、经常加班的比例极高。每天使用电脑时间超过4个小时,有的甚至更长。一部分记者吸烟较多。

  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超负荷工作,多数记者在吃身体的“老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没有足够重视,缺乏锻炼身体、加强保健的意识和时间。

  在《法治周末》本次调查中,虽然有61%的受访者表示会安排时间锻炼,但能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受访者仅占16.5%,更多的人选择了每月一次(32.9%)。

  39%不安排时间锻炼的受访者,在回答“您不抽时间锻炼的原因是什么”时,超过一半的人(53%)把不锻炼的原因归结为“没时间”。

  《法治周末》本次调查显示,虽然80%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尊重,但却有超过九成受访者还是会在工作中感到压抑。其中,近七成受访者偶尔会遇到,经常会遇到的则超过了三成。

  这些“压抑的事情”多为“看到太多阴暗面”,另外,43.5%的人选择“采访被踢皮球”,39.3%的人选择“稿子被毙掉”。

  “中国处于特定的社会时期,记者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维权服务处的贾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处理记者维权等问题的过程中,他经常听到记者谈到职业压力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心理素质的记者面临的职业压力不尽相同。”贾贺说。采访环境恶劣、待遇有待提高、职称评定竞争激烈……各方面的压力影响了记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京林教授的研究生曾对传媒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在被调查的新闻工作者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占34.12%,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这三种状态。

  其一,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特点,决定了记者工作任务的艰巨性。新闻记者也是血肉之躯,身心变化也有自己的规律,比如睡眠和觉醒是由生物钟控制的。为“抢”新闻,要求新闻记者去采写不断涌现出的大量难以预测的新闻事件。再比如报社夜班编辑,常年值夜班,生物钟受到影响,白天见不到太阳,与家人、朋友沟通的时间减少,势必使新闻工作者常年处于体力和精力上的透支,精神上高度紧张,这就是所谓的“新闻疲劳症”。

  其二,新闻工作这种特殊职业,给新闻工作者以最大限度观察社会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中,也感受到许多苦恼。他们比其他职业的人们听到、看到的负面事件更多一些,这些事既能触动他们的良心,激发出为民鼓与呼的动力,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压力和困惑,比如因揭露不法分子而受到恐吓、打击、报复,这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压抑、消沉、惶恐不安的状态。

  其三,时代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新闻工作者还需要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等,并能够把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新闻传播活动。所以,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是新闻工作者肩上的又一重任,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新闻从业者感觉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并伴有焦虑、压抑、躁动甚至是抑郁的心理行为活动,情绪不稳定,处于较为重度的压力状态;还有40%的人处于中度压力状态,虽时常感到工作紧张、有压力,但能够处理所面对的压力;只有10%左右的人是压力轻松状态。

  《法治周末》本次调查也显示,在面对工作中备感压抑的事情时,虽然有65%的受访者能积极面对,但尚有35%的受访者消极对待,甚至有人表现出心灰意冷、不知所措。

  北京广播电视报艺术总监张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记者在体能、心理等各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媒体转制后,记者承受的压力更大了。”张光说。

  一位资深记者分析,记者的压力特别突出与媒体的考核机制有关。媒体被推向市场之后,竞争压力增大。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许多媒体都对信息量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媒体有大量的记者来“生产”新闻内容。

  《法治周末》本次调查也显示,受访者大都承受着来自工作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压力,表现在工作方面,其压力主要来源于报社的考核体制以及媒体同行的竞争。

  上述资深记者指出,在我们国家,媒体的体制比较特殊,现在的表述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这与西方媒体纯粹商业化的操作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并不充分的市场化,让媒体之间不能实现充分的竞争,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另一方面,媒体不完全的市场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媒体经济实力的积累,使其很难从“量”的竞争转变为“质”的竞争。

  “媒体的经济实力上不去,就没法雇佣足够的人手来采写新闻,但是,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媒体对新闻量的要求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每个记者的压力都会很大。”该资深记者说。

  除此以外,记者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职业,“只要会写字、会说话就行”。这样,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讲,能从事记者职业的人要远远多于现有的新闻媒体所需的记者数量,记者的薪酬待遇自然上不去。

  另外,该资深记者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状况,就是劳动力报酬偏低”。

  与此相印证的是,《法治周末》本次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承受着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重重压力之下,虽然有42.5%的受访者仍在坚持自己的媒体人梦想,但也有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给他一个机会转行,他会选择不当记者。

  “在某一方面的问题特别的集中和突出时,记协也有相应的活动来帮助记者们减压。”贾贺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很多从灾区回来的记者都出现心理问题———心情压抑,中国记协就曾组织过相关机构的心理医生对记者们进行心理疏导。

  为了缓解记者们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中国记协每年都会组织文体活动给记者们减压。“每年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异地休养交流活动,今年5月就组织全国90多名记者到海南进行休养。”贾贺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媒体人亚健康率超常高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