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文明史上,“汉字”具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在人类文化长河中“汉字”以它熠熠生辉的形象散发着特有的魅力。人们在日常交往、工作学习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与“汉字”打交道,如果不注意汉字书写的严谨性、粗心大意,就会闹出许多笑话,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仅举几例说明之:

  话说有一个地痞,胸无点墨,靠花钱买了个县官当。俗话说,尴尬人难免尴尬事。由于他不识几个字,所以在断案时总是笑话百出。

  有一天坐堂问案,文书呈上名单,上写原告、被告及证人等三人。原告叫郁工来,被告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

  县官发怒首:“本官只叫原告一人,为什么全都上来了?”文书在旁,不便直接指明他的错处,委婉地说道:“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做郁工来,不叫都上来。”

  县官又叫被告齐卞丢,误说成“齐下去”,三人只好一齐退下。县官又大发雷霆:“本县叫被告一人怎么全都下去了?”

  县官转怒为喜,自作聪明地说:“我想必有新的念法,不然我要叫他‘亲爹’了。”

  浒与许、季与李、达与逵、爹与斧、男与勇都是常用字,可有人连这些常用字都分辨不清,闹出许多笑话。

  有一个学生爱看《水浒》,但识字不多,经常读错字。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来拜访他,见他正看《水浒》,便随口问道:“老兄正在读什么书?”“《水许》。”那个学生一本正经地回答。

  朋友听了,知道他又读了错字,故意接着说:“古今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水许》一书却从来没听说过。不知书中描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人物?”

  朋友听了,便假装不明白,接着问道:“更奇了,古人名字从来没听过有个叫季达的。请问这个季达是何许人也?”

  故事以薛蟠与宝玉的一段对话开始,薛蟠说:“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什么新鲜物儿?”

  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了。昨儿我看见人家春宫,画得很好,上头还有许多的字,我也没有细看,只看落的款,原来是什么“庚黄”的,真好得了不得!”

  宝玉听后说:“古今字画我也都见过些,哪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起来。命人拿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的是庚黄么?”薛蟠说:“怎么没有看真?我看得真真切切。”宝玉将手一撒给他看道:“可是这两个字?”......众人看出原来是“唐寅”二字。

  曹雪芹不愧是塑造人物的文学大师,通过这两个别字,就把薛蟠这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形象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

  1930年5月,中原大地上爆发了党内大战。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双方在河南省南部拉开战争序幕,共投入了一百多万兵力。

  战前,冯玉祥与阎锡山约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集中兵力歼灭蒋军。然而,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在下达命令时,把“沁阳”写成“泌阳”,多写了一撇。无巧不成书,泌阳也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只不过,沁阳在黄河北岸,而泌阳却在河南南部桐柏山下,两地相距数百公里。冯玉祥的部队依照命令错误地开进泌阳,没能和阎锡山的部队会合,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时机,让蒋军夺得了主动权,致使冯、阎在后面的作战中处处被动挨打,以失败告终。如果当时参谋不多写那一撇,冯、阎联军得以顺利会师,中原大战的结局可能就会被改写,历史也可能会呈现出另一幅画卷。

  “沁”和“泌”有何不同?“沁”为形声字,从水,心声,本义指沁术。沁水即今天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流入黄河。“沁”阳即由沁水得名。“泌”也是形声字,从水,必声,本义指泉水涌出的样子。泌阳为河南县名,在河南省南部泌阳河流域。汉朝时朝廷置泌县,明朝时候才改为泌阳县。

  1947年,解放区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一位干部到下面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个村子,村民把地主的房屋拆掉后卖了,再将钱分给缺房的贫雇家。见此情景,这位干部大吃一惊,当即就问村干部为什么不把现成的房子直接分给农民,而要拆掉它。村干部告诉他说:“上级是这么规定的,我们只有照办。”

  听了村干部的回答,这位干部感到很奇怪,土改政策中根本没有这一条规定。经查询才发现,原来是区政府的干部反上级的文件抄错了一个字。土改政策规定,对地主的房屋可以“折卖”分给群众。其意思是房子不便于平均分的,可以折价卖了然后分房产,多分了房的户头要拿出钱来,分给那些分不到房的户头。但是,区干部把“折卖”抄成了“拆卖”。虽然只多了一“点”,但意思相去甚远,致使不少村子将一些好端端的房屋全拆掉了。

  在汉字中,“折”与“拆”在形体上只有一“点”之差。就这么一“点”导致“折”与“拆”在读音和意义上均有差别。折,音“zhe”(阳平);拆,音“chai”(阴平)。尤其是书写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忽略了这一点,甚至会酿成大错。“拆”从“扌”(手),从“斥”,“斥”亦声。也就是说“拆”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斥”有“裂”的意思,即是将东西分开的意思。那么“拆”的本义则是用手将东西分开,引申为“拆开”、“拆散”的意思。“折”字为会意字,从“手”,从“斤”,本义为“断木、断草”,引申为广义的“折断”之义。

  就在撰写本文输入“尴尬”二字时,笔者用五笔输入“VJVW”,可屏幕上却显示空白,当时十分纳罕,怎么没有这个常用词汇?不可能啊?是不是我的输入有误?于是我翻检字典,却发现了一个自己沿用多年的错误,那就是把“尴尬”二字,拆成“九”和“监”及“九”和“介”。有类似错误的朋友不防查查字典。

  综上所述,汉字的书写和输入必须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必将授人以柄、贻笑大方。

  在世界文化语林中,汉语和汉字之所以享有独特而崇高地位,其原因之一就是汉语言文字在几千年进化发展史上衍生了妙趣横生的谐音字。所谓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谐音字,指字的音相同或相近。可能跟方言有关。秦统一汉字,但是没有统一发音。所以出现谐音字。现在普遍认为韵母相同即为谐音。

  在日常语言交往和文学作品中如果能驾重就轻、生动娴熟地运用谐音字,就会产生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地效果,从而达到文学艺术的完美境界。看完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你或许能有所悟:

  从前,某地在江的对岸,百姓要外出办事,必须坐船过江。江边上有个码头,县官派衙差守住渡口。百姓带什么东西渡江,都要交税。人们恨透了那个衙差王扒皮。

  农户李二决心要整一整王扒皮。一天,他特意买了七两漆油渡江,王扒皮问他要钱,李二说一分钱也没有。王扒皮便强行拿走了他的七两漆油。

  李二马上到县官跟前告状,说王扒皮勒索他八两银子。县官见王扒皮竟敢私吞“税款”,没有分给自己半点好处,勃然大怒,喝问王扒皮:“我正纳闷近日税款为何越来越少,原来是你这小子在捣鬼!”

  王扒皮连忙叩头道:“大人,小人只拿了他七两漆(七)!”县官一听,更为恼火,大声斥道:“七两七还少啊!来人,重打七十七大板!”老百姓听了,无不拍手称快。

  从前,四川是柑子产地,年年要向皇宫进贡。进贡的柑子个个用纸包裹,既可减少水分蒸发,难能又可避免碰伤,有个地方官认为用纸包,不足于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改用黄细布包柑子。柑子送走后,他又担心布比纸硬,唯恐柑子布磨坏了柑子外皮,受到朝廷的斥责,因此整天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恰好这时候,御史甘子布奉命出京办事,经过此地,便停下来稍事休息。

  地方官听到“甘子布”三个字,便识误认为是朝廷差人来查问布裹柑子的事情,于是大惊失色。

  御史甘子布到了后,这个地方官连忙前去迎接,反复解释:“请大人明察,我用柑子布裹柑子,是想对皇上表示尊敬,没想到柑子布蹭破了柑子皮。是下官考虑不周到造成的,下官不再用柑子布了,请大人宽恕。”甘子布只听这地方官左一个“柑子布”,右一个“柑子布”,心里很不高兴,就拉长了脸。地方官瞅瞅满脸怒气的御史大人,更是吓得语无伦次:“柑子布是下官出的主意,本意是好的,只是没想到柑子布......”甘子布听了半天,才明白地方官是检讨用布裹柑子进贡的事,不由得哈哈大笑,说:“本御史名叫甘子布,不是来追究你用布裹柑子的事情,你搞错了。”

  陈洽,明朝江苏武进县人,字叔远,通经史。据说,他八岁时,只见江上两只船同时开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扬帆的船很快驶到摇橹的前面。

  仓促间,陈洽难于应对,这时,恰好远处有一个牧童在吹笛,声音悠扬,动人心弦。陈洽智窍大开,对出下联:

  上联中,“橹速”谐音东吴著名谋臣的名字“鲁肃”,“帆快”谐音西汉一位大将的名字“樊哙”。下联中,“笛清”谐音“狄青”,北宋名将,“箫和”谐音“萧何”,是西汉开国宰相。

  高士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代名相,常识渊博、聪明机敏,深得康熙皇帝的宠信和赏识。

  高士奇在上书房做侍郎时,与吏部尚书索额图和都御史是同僚,三人经常开玩笑。

  一日,三人一起徒步外出办事,行走间突然有一条大狗从胡同蹿出,然后跑远。明珠问了一句:“是狼是狗?”索额图一听,哈哈大笑道:“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你得问江村(高士奇,号江村)”。

  高士奇听出两人是一唱一和地用谐音骂自己,但他不露声色地说:“那是条狗。”两人以为他没听出话中的玄奥,便得意地打趣道:“何以见得?”

  高士奇笑道:“狼、狗区别主要有二:其一看它的尾巴,下垂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其二看它吃什么,狼只吃肉,狗却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这个狼狗之辩顺势而为,毫不费力地回敬了吏部尚书索额图和都御史明珠。二人虽然挨了骂,可心里很佩服高士奇的智慧和机敏。

  清末的时候,山东有个著名画师,名叫李奎元。有一年,慈禧太后为了修建颐和园,传圣旨把他召到京城,要他画一个大屏风,放在仁寿殿里,好为自己歌功颂德。李奎元心里恨死了慈禧,可又不能违抗,只好答应了。

  献画的那一天到了,慈禧带了文武百官来看画,只见屏风上画了一个胖小孩,跪在午门前,手里托着一个大寿桃,后面飘着各国国旗,排列着各国军队。官员们都拍马屁说:“这是仙童祝寿,万国来朝!”慈禧开始还很得意,突然,她想到了什么,大声骂道:“他好大的胆子,竟敢骂我!”。喝令马上去抓李奎元,但李画师早已逃之夭夭,不见踪影。

  原来,各国军队列“阵”,“托桃”寓意“脱逃”,合起来就是讽刺西太后当年“临阵脱逃”落荒西安。

  民国初年,进步文人刘师亮与写《厚黑学》的李宗吾,可算是“四川双杰”。刘师亮当过塾师,讼师,经过商,是一个怀才不遇又疾恶如仇的怪才。

  民国时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一贫如洗,官方却常喊“民国万岁”,宣言“天下太平”。

  刘师亮这幅对联取材于两句官方口号,运用谐音手法,将“岁”字改成“税”,“平”字改成“贫”,顿时化褒为贬,一语道破“民国万岁”背后的实质,撕破了“天下太平”的伪装。

  前几年,中国名茶“茉莉花茶”远销欧美,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圈却遭冷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位年轻人经过调查,得知原因在于“茉莉”与“没利”音同形异,当地人很忌讳。那个年轻人建议,给“茉”字加上两点,改成“莱”字,与“来利”谐音,于是销路立即大畅,获得丰厚。

  有个叫“庄暮”的地方,在各大报纸上都登出了大篇招商引资的广告,但长时间无人问津。后来,该地一位有心人将“庄暮”改为“庄慕”,重新刊登广告。这一次收到了意外的效果,货主纷纷上门,很快就做成了几宗大买卖,赢得巨额利润。究其原因,就在于“暮”字有点晦气,谁肯光顾呢?改为“慕”字,不仅没有晦气之义,而且还非常有意境,连庄子都追慕的地方,自然就引人慕名而来了。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失食。

  从前,有个姓施的文人喜爱作诗,住在石头造成的屋子里面。他喜欢吃狮子肉,发誓要吃十头狮子,所以经常去市场上找狮子。一天上午十点,刚好有十头狮子上市,这时,恰好姓施的也来到市场。他一见这十头狮子,于是拉弓搭箭把十头狮子全射死,然后拖着这些狮子回到石屋。但石屋很潮湿,于是令仆人把石屋揩干,然后饱尝十头狮子的肉。吃时,才发现这十头狮子实际是石头的,不能吃。

  这个故事虽子虚乌有,纯属文字游戏,但表现出作者驾驭汉字的功力,以及汉字视听分离的特色。阅读此文,稍具文言知识的人都可以通晓无误,如果旁人诵读,听的人则可能如坠五里雾中而不知所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趣说炼字

  此“炼字”并非彼“练字”,它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了诗圣刻苦炼字的非凡精神。我们在语言交流与文学写作中,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如果炼字成功,一字出则境界顿生;如果炼字失败,一字生则全篇失色。请看下面几个“炼字”小故事: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十四岁就已很出名了,被视为神童。据说有一年,他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当时恰逢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宴请宾客,王勃也参加了宴会。阎都督久慕王勃盛名,席罢便请他为滕王阁作序,王勃便挥毫写下了著名的《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并赋诗一首:

  最后一句故意空下一字,悄然而去。围观的学者名士纷纷猜测此空字,有的填“水”字,有的填“独”字,但阎都督都觉得不满意。于是派人赶往会馆,请王勃重返滕王阁填字。

  使者到了会馆,却被王勃的随从书童挡了驾:“我家公子说,一字值千金,望都督海涵。”那使者将原话回禀了阎都督。爱惜人才的阎都督非但没生气,还包了三两纹银,亲自带领文人雅士,赶往会馆求教。王勃故作惊慌,忙下台阶到门口相迎,并拱手笑着说:“区区小事何劳都督大人亲临下问,不才早已将字留在宝地了。”众人大惑不解,连声追问:“才子墨宝,留在何处?”王勃哈哈大笑:“那个字是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众人恍然大悟,无不称妙。

  “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中的“空”字,将诗人心中郁结的无限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其中既有对长江之水的凭吊,也有对生不逢时的悲叹、对怀才不遇的自艾,可以说,一个“空”字使意境全出。

  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者加‘映’,即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庭坚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庭坚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

  “扶”字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拟人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民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一个“失”字,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诗句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一年初春时节,北宋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洲渡口,他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家中。打算先坐船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上岸,然后连夜赶路回钟山。

  渐近黄昏,马上可以上岸赶路了,诗人不禁往远处眺望着,只见峰峦重叠,伸展到远方,最后被云雾所遮盖,看不到夕阳外的钟山。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忽然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一阵令人心醉的花香,远处也升起了一轮明月,王安石诗兴大发:

  他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改了又改,总是找不到一个妥帖的字眼。

  忽然,王安石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水,何不用一个“绿”字呢?顿时豁然开朗,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与其它字相比,“绿”字把春风吹来,大自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描绘得更为贴切,使全诗增色不少,这个“绿”字就成为后人说的诗眼。

  北宋文学家宋祁写过一首传唱一时的《玉楼春》词,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闹”字,运用通感手法,打通了视觉和听觉界限,新鲜活泼,为人喜爱,当时就有人称宋祁为“红杏尚书”。同时代的潮州词人张先,写过一首《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也是传诵极广的名句。

  有一天,任工部尚书的宋祁去拜访任都官郎中的张先,命人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听说后,急忙跑到大门口去迎接客人,问对方说:“您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也打趣地说:“我正是那个‘闹’尚书!”两人相视而笑,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张先说:“我的《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几句,大概即据此而来吧。不过,我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

  张先扳着指头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这些都是我平生的得意之句,其中都有一个“影”字。所以说,称我为‘张三中’还不如称为‘张三影’!”

  从此以后,人们就称张先为“张三影”。其实,张先平生所写佳句又何止“三影”。其它如“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等均属名句。

  苏州有个狮子林,峰石峻峭犹如雄狮,曲径通幽令人怡然自得,是个游览的好去处。此处有个真趣亭,据说是乾隆当年游览时所题,这其中还有个有趣的典故。

  乾隆皇帝是个书法高手,但是,题字既要有书法运笔功力,也要有构思巧妙的雅兴文思才行。乾隆当时已经游览了不少雅园名山,身心有些疲乏,竟一时想不出更好的词语,于是挥笔写下了“真有趣”三个大字。

  “真有趣”书法虽漂亮,但词句俗气又无韵味。若将“真有趣”镌刻在狮子林名园,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吗?周围跟班的官员们心有所虑,可是谁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得罪了皇上那还了得?

  此时,有位叫黄熙的状元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既不冒犯皇上,又要帮皇上将题字改得高雅得体的办法。他叩头道:“奴才斗胆,皇上“有”字实在好,请圣上赏赐奴才吧!”乾隆一听,马上明白了黄熙的真正意图,立即将“有”字赏赐给他。去掉了“有”字,狮子林的题字变成了“真趣”二字,由大俗变大雅,至今留给游人无限美妙的遐想。

  《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是三个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他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1986年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有一段描写的是宝钗来到怡红院,正值宝玉午睡,袭人坐在床前,一面给宝玉赶蚊子,一面绣兜肚。袭人要出去走走,宝钗只顾看袭人绣的兜肚,心生欢喜,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地方,替袭人做针线活。恰好黛玉、湘云也来到怡红院。黛玉隔着窗纱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纱衫子,随便睡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活。书中写道:“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黛玉等人走后,宝钗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然听见宝玉在梦中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书中又写道:“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黛玉眼中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一幅“金玉姻缘”图,她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看到眼前令人伤心的现实,当然是“呆”了。而宝钗耳中听到的却是宝玉对“金玉姻缘”的抗拒,她联想到和尚道士的预言,听到的却是如此相反的话语,当然是“怔”了。作者曹雪芹准确地选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迹,不同的身世处境,不愧是巧于炼字的语言大师。

  清朝末年,国势渐衰,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支持林则徐焚烟抗英。在英军攻打虎门时,关天培率领官兵血战,终因孤立无援,壮烈牺牲,虎门失守。

  消息传来,林则徐十分悲痛。他完全清楚这是朝廷内顽固的投降派的恶政造成的悲剧,便奋笔疾书了一副挽联:

  林则徐派人将对联送往江苏淮安关府。关天培母亲接到林则徐的挽联,十分感动,也十分重视。但因尺寸太小,便请周木斋重抄大幅,准备悬挂起来。

  周木斋是淮安府第第一流的书法家。他读完挽联吃了一惊,待在一旁不落笔,关母见了,泸求教。周木斋小声说:“林大人的挽联,有一字我不敢写,就是‘何人’的‘人’字。”

  关母点头称是,那些投降派的人都是皇上的重臣,谁敢得罪呀?两人思前想后,忍痛将“人”字改为“时”字。

  “问何人忽坏长城”,林则徐此处直接指斥投降派琦善及其幕后的道光皇帝这,改“何人”为“何时”,是怕林则徐以后被人抓住把柄,遭人陷害。然而这一改,批判的力量就大打折扣。

  1950年6月,美国纠集了十五年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在仁川登陆,入侵朝鲜,而且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边境,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迫在眉睫。

  党中央制定了援朝的决策,后又着手研究民什么名义出兵,开始建“支援军”。征求民主人士意见时,黄炎培先生提出:“支援,那就是派遣出去的,我们是不是要向美国宣战?”

  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提笔将“支援”改成“志愿”,并加以解释说:“我们不是跟美国,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这是民间的事情,人民志愿军去朝鲜帮助朝鲜人民,而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黄炎培先生点了点头,满意地说:“这样就师出有名了!”于是就有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个光辉的称号。

  “支援”是支持帮助,“志愿”是志向与愿望,志愿军有实现志愿而自愿参军的意思。改“支援军”为“志愿军”变国际争端为民间交往,这是明智的改动。

  汉字的无穷魅力还在于,它能通过拆字、拼凑、谐音、联想等方式形成丰富多彩的字谜。在多姿多彩、机巧灵变的游戏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汉字与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内涵。请看下面几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能文能武,能言善辩,人们都传说他做相国最合适了。吴王听了以后就派人把他召进宫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考考他是否有真本事。

  吴王让两个士兵抬来一只大鼎,伍子胥只用一只手就把大鼎举过了头。吴王又叫大臣们考他的学问,伍子胥也对答如流。这时老相国着急了,他怕自己的相位不保,就出了一个怪谜:“兄与弟同姓,弟与兄同名,兄有荫山秀,弟有万里明。”

  伍子胥不慌不忙地说:“我也有一个谜请教:霜有雪没有,箱有柜没有,你有我没有,立功自会有。”老相国冥思苦想了老半天,还是说不出谜底。最后,吴王让伍子胥做了相国。原来,两人的谜底都是“相”字。

  东汉时期上虞有一姑娘名叫曹娥,因父亲淹死在江中未打捞出尸体,心中十分悲痛,便投江自尽了。上虞官府上奏朝廷,朝廷遂表彰曹娥为孝女,并为她立了一块石碑,名叫“曹娥碑”,请才子邯郸淳写了碑文。

  据说邯郸淳的碑文写得特别好,大文学家蔡邕听说了这件事前往观看,但赶到时天已经黑了,便用手摸着碑文读,读完之后有碑文后面写了八字批语:

  有一次,曹操从碑旁经过,看到了蔡邕的题字,一时不解其意,便问随行人员有谁理解。主簿杨修回答说:“我理解。”

  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让我再想一想。”向前又走了三十里,曹操和杨修分别写下了答案。

  杨修说:“黄绢,是带色的丝,色丝合一‘绝字;幼妇,是年少的女子,少女合一‘好’字;齑臼是接受辛辣之物的器具,受辛合一‘辞(繁体)’字。总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是赞美碑文写得好。”

  曹操的答案和杨修一样,他感叹不已,对杨修说:“我的才力和你相距三十里。”

  北宋年间,黄庭坚诗文、书法均非常出色,深得苏东坡的赏识,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书与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除此之外,深谙汉字之妙的黄庭坚对字谜也十分有研究。

  一次,他来到江州,江州才子们久慕其名,便约他同舟泛游长江。天光水色,烟波浩渺,景色宜人。一个才子向黄庭坚作揖,说道:“学生偶得两句,向先生请教。”说罢吟道:“远树两行山倒映,轻舟一叶水横流。”

  黄庭坚笑而不答,请人拿来笔墨纸张开始作画。他先在纸的上方绘出两株远树(丰丰),又以树上勾勒一个歪倒的山(彐),然后在下面画了一叶扁舟,又横着点了三点水而为“心”。一幅绝妙的淡墨山水画跃然纸上,远山、秀树、扁舟、流水,一个秀丽丰雅的“慧”字道出了谜底。众人看后不禁拍案叫绝。

  相传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她才貌双全,智慧过人,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苏东坡邀秦观来到秋香亭饮酒赏菊。席间,苏学士笑问:“贤弟风姿俊逸,才辩无双,何以迟迟不择婚配?”

  秦观沉吟片刻,笑云:“待小弟制个字谜,请仁兄猜猜。”说罢即赋一词:“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苏东坡一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我明白了,明白了。原来你的意中人是我的妹妹。”于是他巧妙撮合,秦观、苏小妹终成眷属。

  “园中花,化为灰”,空余“艹”;“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夕”除坠去“一点”,“思”字碎去“心”字,“马(繁体)”字的底部(足、蹄部位)为“灬”,合为繁体的“鱼”;“秋日残红萤火飞”,萤火飞则天已晚,故秋日残红去“火”去“日残红”余“禾”。这样,“艹”字头与“鱼”的繁体字、“禾”字拼合为“苏”的繁体字“蘇”。

  一日,聪慧的赵明诚对父亲说:“今日中午睡觉,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但醒来以后,却把书里的内容大都忘了,只记得其中三句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父亲听后,思忖道:言与司合在一起,于字为“词”;安字去掉上头的宝盖,于字为“女”;芝芙去掉草字头,于字为“之夫”,合起来是“词女之夫”。于是便为儿子解梦说:“你将娶一个善于填词的才女做妻子。”

  后来,赵明诚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喜结良缘。原来,昼寝梦读的故事是赵明诚爱慕李清照,想娶她为妻而做的文字游戏。

  清乾隆年间,乾隆的亲信和珅在府内建了座亭子,请大才子纪晓岚给他题一匾额。纪晓岚并不推辞,提笔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珅一看,这“竹苞”二字与凉亭两侧处的绿竹正好相互映衬,非常喜欢,就叫人将两字刻成匾挂在亭子上。

  一天,乾隆来到这座亭子前,当他抬头看到这块匾额后,不禁哈哈大笑。和珅大为不解,忙问笑为何故。乾隆说:“你没看出来吗?纪晓岚在耍你呢,这‘竹苞’二字拆开,不就是‘个个草包’吗?”

  苏东坡和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朋友。有一年,他们同在杭州做官,袁公济深知苏东坡是个全才,对联、猜谜也都是一把好手,一般的谜是难不倒他的。有一次,他们在外踏雪赏景,这时路上的积雪已有一寸多厚了,袁公济便说道:“我有一谜,想请教,不知你能猜得吗?”苏东坡一听便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出谜面。”

  苏东坡一听,不觉暗暗吃惊,心想到,天下猜谜那有猜半句诗的道理,而且半句是七言诗,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呢?也许三个字、四个字都不是,而是七个字的一半(纵剖),或三个半字。但是,尽管自己熟读唐诗,此时却无从下手。这时,他俩一路向龙泓寺走去,突然,路旁的树林中飞出了一群小鸟,排成了一线向着远天飞去。苏东坡不觉心里一亮,再仔细一想,含笑点头,心里暗暗称赞袁公济的半句诗谜做得巧。但是,他却不想马上把谜底说穿,也想趁此机会难一难袁公济,便指着远远飞去的鸟对袁说:“公济,你看天上的景色,我现在也请你猜二条谜,谜面就是‘雀飞入高空’,也打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一时还没有理出头绪,反而被弄懵了。苏东坡又说道:“你猜出了我的谜,我也就猜出了你的谜了。”过了一会,苏东坡便俯下身子,在雪地上竖直写了一句七言唐诗:

  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在“鹭”字的中间拦腰一划,然后说:“你的谜底是上半句——一行白路;我的谜底是下半句一-鸟上青天。”袁公济见说后,拍手大赞说:“子瞻,我明白了,明白了,你真是天下第一奇才,佩服,佩服!”

  马鞍题诗谜南宋辛未年间,江阴举人袁舜臣赴京参加会试,临行前,他在马鞍上写了一首诗:

  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妆何所有。完名直待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开始,人们以为是一首平常的诗,只是不解其意。后为苏州举人刘瑊见到,一下就识破了“本来面目”。原来,这是一首诗谜,谜底是“辛未状元”四字。好事者向他请教,刘解道:六加一、十为“辛”字;杏除去口加一横为“未”字;“妆”掩去一半为“丬”,大字加一点为“犬”,合成“状”字;“完’去掉宝盖头为“元”字。

  螃蟹咒奸臣宋室南渡之后,秦桧专权,谗害忠良,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那年元宵,高宗赵构,为了粉饰太平,下令百姓献灯。在形形色色的彩灯中,有一盏蟹灯特别吸引人,只见它大钳怒张,八足齐伸,活灵活现。奇怪的在八只蟹脚的尖爪上各粘着一个字,连起来是:“春来秋往,压日无光”。高宗站在灯前思索好一阵,也不知这八个字的含义。这时,善于拆字的谢石已明白了,便在旁提示说:“皇上,蟹乃横行之物,百姓以此献灯,必有深意。”赵构沉吟半晌,便令太监把蟹灯送给秦桧。秦桧收灯看到八个字后,勃然大怒,因没法找到献灯的人,竟借故把谢石杀掉了。原来,“春无日”为“夫”,“秋无光(火)”为“禾”,加在一起正好是个“秦”字,暗示秦桧有似螃蟹般的横行霸道。

  莲船队骂贪官明初,江西有个知府,姓甘名百川,人称五道太守。上任不久就露出了贪官本相:到处伸手,明抢暗夺,搜括民财。这一年元宵节,当地百姓用白纸糊了一只旱地莲船,游行上街。船前面两头人扮的狮子,口里衔着一个大元宝。船旁站着五个道士,都歪戴着帽子。中央一个道士举着一根发黄竹竿,仅竿头上有点青色。这样一支离奇的队伍,缓缓地穿过闹市,引来了许多闲人,看了都捧腹而笑。原来,这是一出讽刺剧,一首隐语诗,一则哑谜。它暗藏着四句话:“好个干白船(甘百川),两狮(司)都咬(要)钱;五道冠(官)不正,一竿(甘)青(清)不全。”人民就用传统的文化娱乐形式,巧妙而又辛辣地揭露了甘百川的贪赃枉法

  挥笔批文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时,一些文人雅士闻风而集,吟诗作赋非常活跃。恰逢当地有一个自命不凡的读书人叫白文秀,此人文理不通,白字连篇,却喜爱卖弄文才。一天,白文秀东拼西凑总算写成一篇文章,甚为得意,便送给苏东坡过目,说道:“此乃拙作,望老师批点。”东坡接过文章,只见标题是《读过泰论》,半日不解,良久才悟,便大笑道:“当年秦朝发生灾害,大水淹了庄稼,难怪,难怪!”(意为“秦”字下的“禾”被“水”淹掉,成了“泰”字)苏东坡看毕,一言不发交还给他。白文秀心想,好歹也要请他写几句,日后也可以炫耀一番,就央求说:“老师,当今天下识才者少,忌才者多,一篇好文章没有名人推蔍,就好比一张废纸。请老师多少美言几句。”一听白文秀把“推薦(荐)”读成“推麓”,苏东坡又气又好笑,于是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挥笔在文稿上批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

  白文秀喜不自胜,连连说:“劳骂,劳骂!”他把“劳驾”说成了“劳骂”也不知道,只是兴冲冲取了文稿就走。从此他拿了苏东坡的批字去到处吹嘘。一些吹牛拍马的人见了随声附和,而有真才实学的人见了则暗暗好笑。一个调皮的秀才忍不住点穿道:“这是什么批字?这是苏东坡在给你出谜呢?”

  周围的秀才顿时都笑出声来,“真是高山滚鼓之妙——不通,不通!哈哈哈!”白文秀羞得满脸通红,掩起文稿拔腿就逃。

  妙语尝狗肉有一次,苏东坡去金山寺看望佛印和尚,步近禅房便闻到一般酒肉香味。原来,佛印不戒酒肉,性情放荡不羁,诙谐幽默。这天,他把一条黑狗杀掉了,静悄悄地躲在房里低斟浅酌,大嚼其狗肉。正当吃得起劲,一听到苏东坡的叫声,便慌忙把酒肉藏了起来。苏东坡早看清楚,却佯作不知,想和他开个玩笑。便对佛印说:“我今天写了一首诗,有两个字一时想不起来是怎样写的,所以特来请大师指点。”佛印说:“不敢,不敢!请问是哪两个字?”东坡说:“一个是‘犬’字,一个是‘吠’字。”佛印哈哈大笑说:“学士,你真会寻开心,小僧以为是什么疑难字,这个‘犬’字的写法是‘一人一点’嘛!”东坡又问:“那么‘吠’字呢?”佛印回答道:“犬字旁边加个‘口’就是‘吠’了!”

  苏东坡听罢也哈哈大笑说:“既然如此,那你快把藏起来的酒与肉端出来,一人一点,加上我这一口来吃吧!”说吧,两个朋友不由相视而笑。

  佛印吃鲜鱼有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里吃饭,桌上摆上了一大盘香喷喷的鲜鱼,他拿起筷子刚要吃,忽然发现佛印和尚来了,心想:好个赶饭和尚,口福倒不浅。上次你把狗肉藏起来,亏我妙语出唇,方逼出你的狗肉,这回我也要难难你。于是,赶忙把鱼藏在书架上头。佛印在门外早看见了苏东坡的藏鱼举动,也佯装不知。苏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念经,到舍间何事?”佛印一本正经他说:“有一个字不会写,特来求教。”“但不知何字?”苏东坡问。

  (苏字的繁体字)字是上边一个草字头,下边左面一个‘鱼’,右面一个‘禾’。”佛印假装胡涂地问:“‘鱼”放在右面,‘禾’放在左面,行吗?”苏东坡说:“这也行。”佛印接着说“‘鱼’放在上面呢?”苏东坡忙道:“那有这样的放法,当然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既然‘鱼’放在上面不行,那就赶快拿下来一起吃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明自了自己中了佛印和尚的圈套,笑着把鲜鱼端了下来,与老朋友同进午餐。

  道士辩李树《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写到何玄通辩认天书后,梁山一百单八将按天罡、地煞排列了座次。何道士也得了一份重赏——酬谢黄金五十两。当何道士带了黄金高高兴兴地走下山时,却有一人拦住了他的路,此入便是白日鼠白胜。白胜对何道士大喝一声道:“你是何方道士,识个屁的天书,老子跟大哥走南闯北,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你故弄玄虚,将俺排在地煞的倒数第三位。你既然识得天书,我倒问你:现在我靠的是什么树?”何道士被喝得一愣,战战兢兢地看到白胜靠在李树上,便颤抖他说:“将军,这是柏村。”白胜大吼一声,转过身子拔起李树,高高举起,正想向何道士砸下,吓得道士扑通一响跪了下来,哀求道:“将军饶命!恕贫道直言,这是李树。”白胜将树向旁边一扔,当胸一把揪住了何道士说:“你刚才还说是柏树,现在怎么又说李树?”道士忙辩白说:“刚才白将军倚在树旁,白边木岂不是‘柏’吗?后来举树欲打贫道,将军雅号是白日鼠,按地支属子,木下子不是一个‘李’字?故先说柏树,后称李树。”白胜听了道士的鬼话,不由哈哈大奖,把何道士推了一下,骂道:“好一张利嘴!”道士何玄通就趁机一溜烟地逃走了。

  田素山嘲戏堆墨体宋代陈文惠,擅于“八分”书法,点画粗肥,使人难以辨认,竟自成一家,为当时誉作堆墨体。他常替人写对联,题横匾。一次,他到郑州做官,在上任时的宴会上,当场挥毫,只见纸上一个个墨团,无人能识。这时,来客中站出一个人说:“我也来献献丑,请陈大人斧正!”于是取了一幅大纸,泼墨将它全部涂满,然后在纸中央用粉笔细加四个小点。在场的人都愕然不解。陈文惠问道:“敢问这是什么?”客人回答道:“这是贱姓‘田’字,戏仿大人的堆墨体,请指正。”说着,又取一幅大纸用墨笔小心地把边框勾勒了一圈。然后,从上到下划了两短竖,构成“四”字样。陈文惠惊讶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客人口答道:“这正是贱字素山。”陈文惠说:“分明是瘦骨伶汀的四,哪来素山?”田素山哈哈大笑道:“既然有堆墨体,自然也有妙手空空的飞白体啦!这不是一个空心的‘山’吗?也就是又粗又肥的素山!”陈文惠听了不禁也大笑起来,赞道:“好个聪明的田素山!”从此,他再也不故弄玄虚写那古怪的堆墨体了。

  唐朝盛开科举,有位张秀才晋京赴考,考完后借住青龙寺等待揭榜。一连等了几天,没有消息,他等得发慌,决定到西郊去找当时的射复专家叶简聊天。临出门关照寺里方丈说:“要是有好消息,望立刻派人到西郊来告诉我。”

  叶简接过弓箭一看,便大声说:“恭喜先生状元及第!”并解释道:“你看,竹字是第字的头,弓字是第字的身,箭恰如第字中的一竖,那根红丝带不就是第字下面的一撇吗?”

  淑姑解哑谜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公元六一八年),宇文化及在江都逼杀炀帝。此时,太仆杨义臣正隐于雷夏泽,想起化及之弟宇文士及乃自己的结义兄弟,日后事发,必遭灭族之祸。于是打发家人杨芳送去一瓦罐。士及打开瓦罐封皮一看,里面只有两颗枣子和一只糖制成的乌龟,一时摸不着头脑。他的年方十七的小妹淑姑自小聪敏伶俐,对瓦罐中的两件物品端详一会儿道:“这哑谜儿也没有什么难猜之处,分明包含着‘早早归唐’(枣枣龟糖)之意。”宇文士及恍然大悟:原来杨义臣怕我受哥哥连累,劝我早日投降唐王李渊,好免灾祸。但我又该怎样用一件器件,作隐语表明自己愿投大唐的意思回答他才好。淑姑已明白哥哥的意思,便说道:“妹子却想出了一个回答的方法了。”便捧出一个漆盒,里面藏着一只纸鹅儿,鹅颈上挂着一个小小鱼网,网上竖着一个算命先生的招牌。宇文士及看了十分诧异,问此是何意;淑姑便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句,士及连声称妙。便将漆盒封固,付与杨芳回去复命了。那义臣打开漆盒一看,想了会儿笑道:“原来是‘我谨遵命’(鹅颈遵命)了。”

  柴绍撕灯笼这天正是元宵佳节,太阳刚一下山,玩灯的就上街了。什么兔子灯、虾蟆灯、荷花灯、走马灯……应有尽有。秦琼挽着柴绍的手,一路上随着玩灯的人群走来逛去,忽然见许多人围着一个圈儿,里面有个汉子,双手抱拳,高声说道:“诸位,今天是元宵灯节,大家在看灯,可你们知道我这儿是什么吗?我不说,你们也不明白,我这儿叫打无字灯虎儿,今天以谜会友,专门要会一会有学问的人。”只见那汉子讲完以后,用骄傲的目光向四面一扫,大声道:“来人呀!”马上过来四个仆人,恭敬地齐声应道:“伺候公子爷。”“把咱们那号玩艺拿出来到诸位见见吧!”一会儿,就有人从里面端出了一个四方灯笼来,四面糊着白纸,里面点着支蜡烛,在桌子上一放。那汉子又嚷道:“请诸位打两句俗语,谁打着了赠他五十枚元宵。这是头一手,后面还有好的。”说完,露出了得意的神情。秦琼听罢,向柴绍问道:“兄弟,有字的灯虎,我倒见过,这无字的灯虎可怎么个打法呀?”柴绍道:“二哥,有字的灯虎是写出来叫人猜,猜的人用嘴说出谜底就行了。这

  无字的灯虎儿不用字写出来,而是摆出一件东西叫人猜,猜的人不讲话,只用动作去破他的谜底。”只见人群一阵骚动,有的摇头,有的怀着新奇的心情注视着这只灯笼。秦琼听完柴绍的话忙说:“二哥,你看他这只无字灯虎儿能打着吗?”柴绍道:“别急,等我琢磨琢磨。”过了一会儿,那汉子叫道:“怎么,这许多人竟没有一个有学问的吗?真叫我好笑呀!好笑!哈,哈,哈!”柴绍凝思了一下,忽然道:“噢!是了。二哥,你等着。”说罢,柴绍便迈步走了进去,向那汉子一抱拳道:“这位公子请了!”汉子见有人进来向他打招呼,便回过头来望着柴绍道:“噢,请了请了!你是要打这灯虎儿吗?”柴绍连忙道:“好说、好说,正要向公子请教!”“那就请打吧!”这一下子,那四周看热闹的人可有劲了,纷纷喊道,有人来打无字灯虎儿啦!

  只见柴绍大步走上去,挽起右手的袖子,在那灯笼的正面“嚓!”左面“嚓!”右面“嚓!”把灯笼的三面白纸全给撕了。又转身向外,走了三步,再转身回来,把后面仅剩下的一面纸也“嚓!”全都撕去了。那汉子两眼瞠着,只好让柴绍去撕。柴绍这时向那汉子道:“公子,你看我打着了没有?”那汉子红着脸道:“哦!打着了!打着了!小子们,快拿元宵给人家吧!”

  那四周看热闹的人却嚷起来了:“这是撕灯笼呀,怎么是打灯虎儿呢?”有的说:“这位公子既然打着了,何妨讲出来听听,也好长长我们的见识呀!”柴绍说:“诸位不要吵,这两句俗语呀,就是:“三思(撕)而后行,再思(撕)可矣!”大家一听就说:“哟,怪不得他把这个灯笼撕了三回,走了三步,回去再撕一下呢!”齐声说:“打得好!打得好!”

  大臣喻牛羊古代文人,往往爱将姓氏做文字游戏,通过谐音、增损,相互戏谑,为谜语故事增添了不少笑料……北齐尚书王元景嘲笑西阳王徐之才说:“你名之才,才能何在?不如加上一撇,成为‘乏才’,才是名实相副。”徐之才立即回击道:“阁下姓王,出言便(言王);近犬则狂,加颈足而为馬,添角尾就成羊。”王元景被奚落得哑口无言。隋朝秀才侯白,性好诙谐。一天见杨素与牛弘退朝回来,侯自吟了一句:“日之夕矣!”杨素好气又好笑他说:“你这个人呀!当我们是羊牛下来吗?”原来《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上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羊谐音为杨。

  有一个秀才叫李义安,拜见一位富户牛生,牛生不肯见李,推托不在家。李在门上写了一个“午”字而去。旁人问他何意,李说:“这就是牛不出头。”

  陶侃刺避讳古代封建社会都有许多名讳,祖先的名字不准随便提及,万不得已时便借同音字避讳。东晋权臣王导,忌一“攸”字。一次,陶侃不小心犯了这个名讳,王导本来就忌陶侃之才,立刻借故将他逐出荆州,调任广州刺史。陶侃就讽刺说:“你的祖上讳名‘攸’,要是我呈文作句遇上这个字,该取哪一个同音字呢?

  当作无骹尊傍犬,还是犬傍无骹尊?”王导出身士族,与其兄王敦专权东晋,当时称为“王与马(指司马氏),共天下”。他听了陶侃的话好久省悟不得,后来才发觉受了讽刺。原来,陶侃这番话隐了两个字谜。没有脚的“尊”即“酋”字,酋旁犬是“猷”;犬旁酋是“猶”。猷,指道路;猶,是短足善攀树的猴子。猷、猶都和“攸”同音,连在一起意思是路中的一只猢狲。陶侃以此讽刺王氏兄弟气候长不了,好比仕途中攀附的政治小丑。后来,王敦果然事败,陶侃回到荆州,加封征西大将军,为稳定江南局势作出了

  何瑭解字谜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鲁班考徒弟鲁班是著名的能工巧匠,他有许多门徒。有一天,他把门徒叫来说:“明天我要考考你们,你们一清早就上我家来吧。”第二天,徒弟们一早就到了鲁班家,但只见师傅的家门关得死死的,门上写着五个字:“今日可不见。”工匠们议论纷纷,正准备散去,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徒弟忽然说道:“我们到河边去看看,师傅可能在那里。”大家怀疑地问他:“你怎么知道师傅可能在河边呢?”小徒弟说:“你们看,门上这五个字,‘可’就是‘河’字的边;‘不见’两个字合在一起可看成是‘觅’字。不是分明暗示我们今天到河边去寻找吗?”大家听了认为有一定道理,于是一齐到了河边,果然鲁班正坐在那里等着他们哩。鲁班见了众徒弟,心里很高兴。接着,他手指着身旁的一堆梓木说:“你们用这梓,做三天,要做得精。这就是我考你们的题目。”说完,便离开了众徒弟。三天以后,徒弟们都各自拿着自己精雕的样板,献给师傅。只见每个作品各具特色:生动形象的飞禽走兽,鲜艳夺目的花卉草木,十分吸引人。但是,鲁班看了没有一个中意的。这时,他的一个最小的徒弟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镶嵌得很精巧的小书架,书架的样木正好构成一个“晶”字模样。当他恭敬地送到师傅手里时,鲁班呵呵大笑,赞赏地点点头,对其他的徒弟说:“这才是我要求你们做的。一个工匠,不仅要有精巧的手艺,还要有一个机灵的头脑。你们都回去想一想,为什么都做错了?”

  鲁班离开后,大家立刻围着小徒弟,讯问原因。小徒弟说:“师傅不是说用梓做三日,做得精吗?‘梓’是‘字’的谐音:‘精’是‘晶’的谐音。三个日字不正是一个‘晶’字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析字联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或者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有一些还含有分析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则要细心领会,有的还含有一定的思想内容。

  一天,佛印应约到苏东坡住处,苏东坡出门迎接。这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一见兄长和佛印迎面而来,脱口出对,戏道:

  上联的“双月”,即“朋”字,下联的“半风”(繁体‘风’——風),即“虱”字。

  又有一次,佛印和尚去拜访苏东坡,大说佛力无边。坐在一旁的苏小妹便有意开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听,也反戏她一联:“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苏小妹和佛印的妙对,就是利用析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戏谑,妙趣横生。

  明朝时候,湖广石首有个教书先生,叫杨溥。有一次,地方官要其服役,杨溥因体弱家贫,苦苦哀求地方官为他免除服役。

  地方官耳闻下联,觉得分明是在夸赞自己,心里暗自高兴,又见杨溥确实难以服役,也就顺水推舟,就此罢了。

  明末清初,出了三个旷世奇才,他们分别是北疆阿凡提,南疆徐文长,中原庞振坤。据说庞振坤少年时非常聪颖。有一年春节,他去舅父家拜年,三位表嫂都很有才气,尤擅作诗。她们见表弟从远地而来,于是热情款待,并要行酒令。她们规定的酒令限制很严:每人说一句话,第一小节要把一个单字拆开,第二小节要把一个字分成三个字,第三小节必须是第二小节分开来的那三个字,第四小节要用头两个字合成的那个字收尾。

  庞振坤心里十分清楚,三位表嫂口齿伶俐,正向自己挑战。他装作为难的样子,半天不做声。三位表嫂笑着对庞振坤说:“不行酒令,可要捏着你的鼻子往下灌啊?”

  相传,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在宫中下棋,乾隆连弈三盘皆负。乾隆对纪晓岚说:“朕欲赐爱卿御宴,只是时光尚早,不如拈联笑对。”

  乾隆心想:我这联拆了“岩”、“枯”、“柴”三字,而且方气连贯,下联要对得好,谈何容易。

  咸丰年间,有一位知府叫卜昌。有一天,他来到一家学馆,见两个学童正在读书,便想卖弄文墨,于是同两学童对句。卜昌笑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

  一学童笑着对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听,气得满脸通红。

  另一学童见状,也对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卜昌一听气坏了,想要发作,可两个学童对得文韵俱佳,也无可奈何。

  从前,有一个姓倪的姑娘,才貌出众,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姑娘是个有主见的女子,为了觅得佳婿,就在自家门外写了一副上联,对上者方可与姑娘谈婚论嫁。上联是:

  联风文字拆并得十分巧妙:“妙”是“少女”之合,“人儿”又是“倪”字之分。

  从前,有两家联婚成亲,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定亲的时候,女方的父母说:“我的女儿别无所望,唯求过门之后,一日三餐,吃饱而已。”男方父母说:“我们也别无所盼,但愿媳妇进门之后,生儿育女,留个后代罢了。”有多才之士据此,在结婚之日赠一贺联:

  上联“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人、口、丁”并为“何”字,联语虽短,但既分拆双方姓氏,又隐含双方的心愿,真是妙极。

  一个老财主,有两个女婿,平日里,两个女婿之间总是明争暗斗,冷嘲热讽。这年正月他俩都去给丈人拜年。因为二女婿年前被革去功名,大姑爷想讽刺二姑爷,摆上席了他说要行酒令。老丈人说:“喝哑巴酒没意思,行酒令好。我出题,人举出一个字,这个字去掉一半,还成一个字,和前字同音,再加上一个字,就合成另一个字,乘势说一副对联,尾字要落在合成的字上。一联说完共四句,要合辙押韵。”

  大姑爷说:“我举‘溪’字。有水也念溪,无水也念奚,去了溪边水,添鸟便念鷄(鸡的繁体字)。得势狸猫欢如虎,脱毛凤凰不如鸡。”

  二姑爷一听是在讽刺自己,接声说道:“我举‘棋’字。有木也念棋,无木也念其,去了棋边木,添欠便念欺。龙困浅水遭吓戏,虎落平地被犬欺。”

  老丈人一听不好,唯恐酒桌上起了争端,就说:“我举‘湘’字。有水也念湘,无水也念相,去了湘边水,添雨便念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看咱们还是喝酒吧。”

  19世纪末,美、英、法、俄、德、意、奥、日八国联军相互勾结,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一味屈膝求和。有一次,清政府与八国代表议和,会议开始前,有个外使阴阳怪气的挑衅道:“听说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称作对联,现在我出一上联,你们是否能对出下联?”那家伙所出上联为:

  正当联军代表得意忘形之际,清政府代表身后的一位秘书猛然起立,他怒目环视,响亮地对答:

  1916年初的一天,新婚不久的宋庆龄和孙中山在公园里散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宋庆龄笑着对孙中山说:“逸仙,我想到一个讨袁的上联,你对得出来吗?”

  宋庆龄轻声吟出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繁体字“公园”的“园(園)”中是袁世凯的“袁”,赶出“袁”换成“或”,便成了繁体字“国家”的“国(國)”。

  孙中山边走边想,片刻之后,吟出下联:“余行道上,义无回首瞻前途。”“余”字换出“首”字,“道路”的“道”便成了“前途”的“途”,和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借联抒怀,可谓眼界高远。宋庆龄不禁拍掌称妙。同年6月6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当然,普通百姓如若熟视无睹,心莫大焉,不拿法律当回事,那麻烦可就大了,轻则贻笑大方,催人喷饭;重则牢狱之灾,人头落地!有例证如下: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县官正在大堂办公事,外面进来两个人打官司。这两人,一人姓王,一人姓邱。姓王的说:“十年前,自己买了姓邱的两间厢房,因姓邱的家里女孩子多,暂借住在自己买的两间厢房里。后来,姓邱的女孩子长大后出嫁了,自己要求收回这两间厢房,姓邱的却不承认自己卖出过这两间厢房。”县官问:“有证人否?”王答:“证人已死。”县官问:“有证据否?”王拿出买房证据。证据中写明了邱家卖房的原因,后面又有邱、王和证人的签名,最后又写明时间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县官知道康熙是雍正父亲的年号,又看了带有耳旁的“邱”字,就说这张证据是假的,房子应该是邱家的。“邱”姓在清代以前为“丘”,以“邱”为姓是从清代雍正皇帝开始的。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为笼络人心,颁诏“尊师重道”,认为用“丘”作姓犯了“圣讳”,所以将“丘”姓改为“邱”姓。这个县官是根据“邱”字的使用时间来定案的。

  圣讳,指为圣人避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称的宋微宗,迷恋道教,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宋大观四年,为避老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因老子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为避老子讳,规定百姓不能用这些字做名字。

  在所有的圣人当中,其名讳避得最广泛、时间最久的了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从宋代到清代,人们对“丘”字一直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斤”,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为“休”,不一而足。甚至,连孔子的母亲的名“徵在”,也列入避讳之列。统治者如此推崇圣人,无非是想借助其学说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在民间也有自发地对圣贤避讳的现象。宋人郑诚非常敬仰孟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扬州人直到现在还习惯把蜂蜜叫“蜂糖”,因为,唐朝时杨密曾在扬州担任过地方官,为了避他的讳而将蜂蜜说成“蜂糖”。

  鲤鱼是有名的美味佳肴,唐朝法律中却明文规定:鲤鱼要叫“赤鲟公”,严禁捕食,若偶然捕获必须马上放生,出售者要打60大板。

  唐代统治者为何禁止人们品尝这种美味呢?这就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避讳制度——国讳。

  国讳是指避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讳,字讳,前代年号讳,帝后谥号讳,及至陵墓及帝王的生肖之类,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必须严格遵循的,甚至连皇帝也不能例外。国讳从秦代开始,历代都严格遵守,这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维持最高统治者的尊严和地位的一种必备手段。通常,臣民们都不可以直呼皇帝及其长辈的姓名。这种神圣的国讳,甚至具有法律的性质。《唐律疏议》中就规定:故意直呼皇帝的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之一的“大不敬”罪。

  严格的避讳制度与讳禁条例,构成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特殊画面。唐朝皇族姓李,根据避讳制之中的“嫌名”原则,“吃鲤(鱼)”也就是“吃李”。在执政者看来,这不仅是大大的“不敬”,而且是对李氏王朝公开的挑衅,于是就有了一个禁止捕鲤的通令,鲤鱼被尊称为“赤鲟公”。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避讳大约起源于西周,秦汉时期渐渐完备。1975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语书》竹简之中,有“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文。在这之中的“端”本应是“正”,这显然是因为避讳秦始皇名字中的“政”而改的。

  汉代时,为避汉高祖刘邦的讳,“邦”变成了“国”;吕后名叫吕雉,雉就成了“野鸡”了,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山”就改成了“常山”;汉代著名大臣蒯彻,因为汉武帝叫刘彻,只好改名叫蒯通。最严重的是,东汉明帝叫刘庄,姓庄的只好改姓严。

  唐宋时,避讳的禁令则更加严格,不只当世皇帝的名号不允许有丝毫的触犯,连已死皇帝的庙号也要避讳。唐代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讳,将晋朝《桃花园记》的作者陶渊明改成陶泉明;唐代哲学家李翱的《平赋书》中有一句“为政、理人”,让人颇有些难解。原来“理人”其实应为“治民”,只因为唐高宗叫李治,唐太宗叫李世民,“治民”只好变作“理人”;唐高宗太子李弘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姓弘的因而改为姓洪涝唐代姓姬的为了避玄宗李隆基的讳,只好改姓周。

  到了清朝,尤其是雍、乾之世,讳禁之严格,更是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了文字狱中重要的判刑根据。

  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批评《康熙字典》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于是他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用字义贯串汉字,编成了《字贯》一书,以弥补《康熙字典》的不足。没想到被江西巡抚海成以私造典籍罪向皇上告密。乾隆皇帝亲自审查了《字贯》,见书中对康熙、雍正、乾隆等字没有避讳,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结果王锡侯被满门抄斩。告密者海成及其上司也因未看出此书有避讳而受牵连,被革职治罪。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搞了帝制复辟后,大肆实行避讳。北京煤铺上原有的“元煤”两字,都一概涂掉,因为“元煤”与“袁没”谐音。“元宵”也成了“汤元”,怕真的“袁消”了,但袁世凯还是没当满三个月的皇帝就“消失”了。

  从政治上看,封建帝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保持他们神圣、至尊的威严,连他们的名字也不许臣民随意呼叫。谁要冒犯了,便是不恭、不忠、不孝,便要无情地进行惩罚。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封建时代的中国臣民受历史意识潜流的影响,对名字有一种迷信思想,认为说出了帝王及其尊祖的名字,便是对他们的亵渎、轻视。

  北宋时,有个州太守名叫田登,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登”,所以,不许州内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有有三天花灯表示庆贺,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清。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全城震惊。百姓们惊惶失措,以为州官要在城里放三天的大火,纷纷忙收拾行李,逃离这是非之地。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避讳——官讳。“官讳”是权势的产物,它体现的是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在封建礼法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官讳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官僚自恃权势,私下规定某一范围的人避他的讳,这在封建社会里被称为“自讳其名”。

  官讳的另一种情况是,有时上级长官或在权势的人并没有明说,但一些下级官员或身份低下的人敬畏他们的权势,或出于对他们的尊敬,避其名讳。有关这种情况,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笑谈。例如,五代时期,有一个叫冯道的人,曾做过几个朝代的宰相。他曾经提倡雕版印制,对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有一天,冯道令一个门客讲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中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与冯道的“道”同形同音。“道”乃官讳,门客敬畏主人的威望,于是就念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于地。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3000首诗,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一首海棠诗。《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总是少写一笔,诗作“蜜”,因为林黛玉的母亲名字叫“贾敏”,杜甫和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做,起因于古代的家讳。

  所谓家讳,就是在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父祖以及所有长辈的名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父祖被认为是宗族或家族血统的象征。正是出于这种敬祖的思想意识,中国人的家讳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家讳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封建礼法的承认。《礼记曲记》上说“入门而问讳”,就是说到别人家做客之前一定要探明人家避讳什么,否则便是没有礼貌的表现。例如,南齐谢灵超的父亲叫凤,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王慈。王慈正在练毛笔字。当时王氏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谢灵超看到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凤。”谢灵超因此狼狈而退。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服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桓温,一听“温”字也就要痛哭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家讳是受封建法律保护的。《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口名称或符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判一年的刑罚。最倒霉的是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郁郁寡欢而死。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主子的讳。北齐的熊安全,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忌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薛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个字来,凡有人不留心,误道一个者,她便定要重型责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在古代,由于家讳没有国讳那样神圣,人们避家讳,只是在说话写字当中临时避讳,而不会去改变地名、物名、官名等固有的名称。不过,历史上也有朝廷会为臣下避家讳而不惜改换字的。例如,宋人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后唐郭崇韬父名弘,以弘文馆为崇文馆。建隆间慕容延钊、吴廷祚皆拜使相,而钊父名章,廷祚父名璋,朝廷改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二品。绍兴中沈守约、汤进之二丞相父皆名举,于是改提举书局为提领书局。此则朝廷为臣下避家讳也。”不过,这种朝廷为臣下避家讳之事,归根结底,是统治者为了取得权势大臣的支持、维护自己的统治。

  秦桧死后,据说天下再没有叫“桧”的人了,这是因为人们痛恨秦桧,一看到“桧”字,就想起秦桧陷害岳飞的典故。这种避讳,就是“恶人讳”。

  古代的避恶人讳,有时是君臣、官民同仇敌忾而共避之。如明太祖顾忌元朝卷土重来,把“元来”一词改为“原来”。而民间也讨厌元朝。《野获编补遗》卷一记载:“明初贸易高高文契,如吴元年,洪武元年,俱以‘原’字代‘元’字。盖民间追恨元人,不欲书其国号也。”隋大业四年,由于讨厌胡人,隋炀帝下令将胡瓜改为黄瓜,民间深受胡人骚扰之苦,于是纷纷响应,黄瓜一名辗转流传到今天。

  古人的忌讳还有很多,最突出的是对于“死”字的忌讳。死,是一个令人讳莫如深的字眼。出于感情表达的需要,人们常常使用一些讳饰的说法。《礼记典礼下》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填沟壑”是一般人对死的自谦说法。现代人常用“牺牲”、“就义”等来描绘英雄的死亡。对于一般人,则用“老了”、“去了”来婉称“死”。近年来,由于人们忌讳“死”字,随之也开始忌讳跟“死”字谐音的“四”字,电话号码、汽车牌照、门牌号码等都忌讳“四”字。

  从一定意义上说,避讳也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地。历史上,也有人运用巧妙的避讳术,既避开了那些忌讳的字眼,又表现出了含蓄文雅又生动有趣的效果。例如,唐朝御史大夫韦伦,奉命出使吐蕃,以御史苟曾为判官。已经走了好几天了,有人对韦伦说:“吐蕃讳苟曾。出使回来后,韦伦把这事上奏皇上,皇上令改“苟”为“荀”。此后,苟曾就姓荀,不归旧姓。明代冯梦龙的友人华济之曾告诉他,他们那个郡的郡守忌讳得厉害。刚上任时,有个名叫丁长孺的前来谒贺。因为“丁”有“丁忧”之意(指父母丧事),郡守担心沾上晦气,再三拒绝接见他。门房的仆役只好把“丁”改为“千”,再次通报,郡守才欣然接见。

  中国人历来讲究平衡与对称之美,如艺术体操、武术杂技表演中的平衡木、空中走钢丝等节目,给人以莫大的享受。然而在语言艺术中也有例外,有时不平衡、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如断臂维纳斯的残缺之美。至于文学语言中的不对称之美更是令人拍案称奇,三字词便是其中的典型特例,笔者试选几词加以说明。

  人们常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知识文化,用“喝墨水”来比喻读书。此说法有何来历呢?

  据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规定,儒生在考试时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水。此习延续几百年,虽然罚喝墨水可能激励了某些考生学习斗志,但是,也时而发生因罚喝墨水太多使落选考生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水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文理不通、不精或眉宇潦草而没考上的,罚喝墨水一升。原来在此之前,罚喝墨水是一斗,文弱书生根本受不了。

  唐朝时些恶习才得于彻底改变。唐太宗没做皇帝时也曾要考试晋官,但一想到考不上要罚喝墨水,轻则喝病,重能喝死,只好打了退堂鼓。他当上皇帝后,觉得此法害人不浅,不仅仅是弄病或弄死书生那么简单,而是令更多的有识之士望考试而却步,严重耽误了国家选拔人才。于是,唐太宗宣布废除罚喝墨水陋习,书生们解除了思想压力,纷纷应试,为唐朝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地激励、鞭策自己。

  “座右铭”一词始于东汉崔瑗。崔瑗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据《文选崔瑗〈座右铭〉》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当然“座右铭”并非一定要置之座右。

  后来就有不少人仿效着写“座右铭”。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为了督促自己改正嗜酒的毛病,他写了这样的诗句:“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座右铭”有时也可以用来警戒他人。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他见到寺里的和尚偷懒怕苦,就写了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勤之勤之,至道非弥。”意思是说要勤奋些、再勤奋些,领悟真理的时间就不会远了。

  清道光元年,东阳令陈海楼曾在北京得到岳飞的一方端砚,砚呈紫色,体方而长,背镌“坚贞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为行书。此砚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铭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铁坚,守之勿失道自全。”岳飞和文天祥就是以这一铭文作为自己的立身处世的准则。

  座右铭也常被写成条幅挂在书房和自己经常休息的地方,如林则徐手书“制怒”二字就是。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吟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做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面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谙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失魂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

  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之为“打油诗”。

  “老好人”是指那些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人。关于它的来源,传说来自于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襄阳名士司马徽(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他都回答“好”。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好好先生”。

  这天,“好好先生”正在家习字作画,农奴来报:“刘员外来见!”司马徽一听,高兴地说了句:“好!”刘员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司马徽问:“刘员外,今天可好呀?”

  刘员外的儿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了人,被官府抓住,押进死牢,就行秋后问斩了。他听说司马徽为人不错,朋友也多,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对司马徽说:“我儿不孝,犯了王法。”司马徽没听完就接口说:“好。”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20世纪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然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高帽即为很高的帽子。古时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是高帽,且依身份、官职大小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古代人若说给他人戴高帽,是表示将其视若帝王般高贵。时至今日,也有不少人喜欢起高帽来了。他们不但乐于接受别人奉送的高帽,还不时也给别人献上几顶。所谓“戴高帽”,即指那些吹捧、恭维别人的话语。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所著《北史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根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

  人们习惯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戒烦戒躁,颇耗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不满。流传至今,“磨洋工”一词就成了干活不积极的意思了。

  众所周知,“闭门羹”是拒客的意思。但羹本是煮成浓液状汤、粥之类食物的泛称,如鸡羹、莲子羹等,“闭门”是关起门来拒绝客人进入,二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有一段趣闻。

  据唐代冯货《云仙杂记》记载,相传在唐代,宣城(在今安徽境内)秦楼楚馆生意兴隆,出了一位轰动一时、令人倾倒的名妓,名叫史凤,有闭月羞花之貌,并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她那迷人的歌喉、动人的舞姿,更使一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神魂颠倒。许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而来,不惜花重金,以求见佳人一面。

  但这史凤虽身陷青楼,却不乱来。她有个倔犟脾气,不是任何人才能求见的。如对寻花问柳的嫖客,或因名誉地位,或因人品相貌,或因才学文采,分成三六九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就是说,她不中意的人来了,就闭门不见。为了顾全面子,使嫖客不失体面,她会客气地款待一碗菜羹之类的粥喝。这样,时间长了,一些嫖客见菜羹摆上,就意识到史凤不愿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