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上应品种多样,荤素兼吃,合理搭配,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禽蛋、瘦肉、牛肉、牛奶、鱼虾、猪血、鸭血、贝类、土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常食莲子、大枣、桂圆、桑椹等,有养血补心、补脾健脑之效。此外,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
展开全部多数老年人认为人老易患高血压,实际上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同样多见,而且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一般来说,成年人高压(收缩压)低 于75?85毫米汞柱时即称为低血压。老年人引发低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小;体质虚弱;在闷热或室内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及长期卧床,体位突然改变等。此外,糖尿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会诱发低血压;膀胱内压力骤减,如夜间排尿后,则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回腹腔而引起短暂性低血压。低血压主要分为5类:1.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多见;2.继发性低血压,如失血、休克、心肌梗死等,由于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结果;3.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长期站立或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发生的低血压,常见于植物神经失调,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冬眠灵等)引起;4.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低血压,常由于低钠、血容量减少、心搏减少等引起;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重症糖尿病等。老年性低血压患者往往有头晕、眼花、疲倦、头痛、健忘、心慌气短、睡眠欠佳等不适感觉。低血压的人还爱打哈欠,这表明体内明显缺氧,而本能地试图通过打哈欠多吸进一些空气,以改善大脑缺氧。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略有增高是正常现象。而老年人表现为低血压反而对健康不利,因为往往会促进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这是因为血压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因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缺血性中风。此外,老人血压太低还易导致昏厥、摔跤和受伤。总之,老年人低血压会明显增加死亡率。
低血压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患有低血压其子女患低血压的风险就比较大。静脉曲张患者容易引起低血压,这是因为在扩张的静脉中最多可积存半升血,这些血就不能参加血液循环,因而易使血压下降。
一、病因治疗。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二、适当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三、调整饮食,进行食疗。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在饮食上应品种多样,荤素兼吃,合理搭配,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禽蛋、瘦肉、牛肉、牛奶、鱼虾、猪血、鸭血、贝类、土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常食莲子、大枣、桂圆、桑椹等,有养血补心、补脾健脑之效。此外,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
四、如低血压同时伴有眩晕、头昏、手常发凉、易疲倦等症状,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熟附片、大枣,并应重用甘草(15?30克),亦可单用甘草治疗。
五、增加回心血量,可以用穿有弹性的长袜、系紧身腹带或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改善低血压状态,特别是对直立性低血压更为有益。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低血压的老年人要吃什么食物才能提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