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是唐代著名养生学家及医学大家孙思邈的一句至理名言, 也是养生保健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人生存在世界上,外有六淫之侵,内有七 情之志,饮食劳倦之伤,因而常有疾病发 生而威胁生命,损身折寿,不能尽终天年。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 望,人类始终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健康长寿 的途径和方法。 养生保健的根本就是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对于人的寿限,目前已为时110-150岁,养 生保健应以健康地达到寿命上限为目的。 要依靠三方面有机结合 一是:依靠社会,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 环境 二是:依靠医学,发挥健康咨询,养生倡导 和防止疾病的作用 三是:依靠每一家庭成员发挥个人主观能动 性,做好自我养生和帮助他人养生。 养生不光是老年人的事,而是与人一生相伴。每个年龄段都有与之想适应的养生内容, 养生保健也不只在无病之时,人在未病之 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 人的每个想法,每个动作及每一句话都涉及养生的内容。不同体制,不同性别,不 同地区的人也都有各自适宜的养生方法。 由此而言,中医养生保健具有非常广发的 适应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在追 求生命延长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 生活质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医养生保 健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应对养生活 动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全民养生保健的自 觉性,让养生保健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勤博士说过: “是任凭吸烟,酗酒,吃甘咽肥,得心脏 病,我们再建医院为他们治好呢,还是把 饮食,锻炼,不吸烟等卫生知识告诉群众, 使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不得病 好呢?”显而易见,人人都应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养生 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疾病发生之后再进行治疗,即使痊愈,对健康都有不利影响,有的还要留下后遗症 或残疾,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未病的重要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 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完乎。”这种预防为 主,防微杜渐的思想收到历代医学,特别 是养生家的推崇,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一 条重要原则。 1.修德怡神《礼记.中庸》说:“大德必得其寿。”养 生学以为,道德修养与脏腑阴阳具有内在 联系,即《皇帝内经太素》所说:“修身 为德,则阴阳气和。”道德高尚的人,行 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神志 怡然安宁,气血和调,生理功能平稳,形 与神俱,得以健康长寿。 养生以修德为首,修德则以修心为中心。2.精神养生的核心要素 善良,宽容,乐观,淡泊,是精神养生的 四要素,也是使人健康长寿的秘诀。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的人, 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 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调 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一个不会宽容, 只知苛求别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 从而导致神经亢奋,血管过度收缩,血压 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 宽容就等于给精神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 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 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 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 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抽莫展, 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是一种崇 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的深层次 上的定位。就不会牢骚满腹,攀比嫉妒。 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 持一颗平常心,使身心安康,延年益寿。 绪变化,简称“七情”。1.和喜怒 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认为,喜贵于调和, 而怒宜于戒除。喜是乐观的外在表现之一,对人 体的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淮南子.原道训》 易说:“大喜坠阳。”均指出了过喜能耗神伤气, 危害人体。因此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主张“少 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灵柩.本神》 篇说:“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大怒使人失去 理智,甚则昏厥,不省人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 事实。大怒还能伤肝动血,影响人体健康。明代 袁黄《摄生三要.养气》说:“气欲柔不欲强,欲 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 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残气即足以 伤残身。”均指出了发怒的危害性。因此, 欲养生延年,戒怒是十分重要的。历代养 生家将怒列为养生的首忌。 古人提出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 先当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 情感上的冲动,使七情不致过激。 二是以“耐”养性,即要有豁达的胸怀, 高尚的涵养,遇事要忍耐而不使伤身。 忧悲即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灵柩.本神》篇亦说:“愁 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可见,忧悲不仅损神, 而且伤气,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灵柩.天年》 篇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说明 老年人由于精气亏虚,心气不足,常常易生忧悲 之苦。忧悲不已则又会进一步损伤神气,加速衰 老,所以老年人特别应当注意怡情悦志,杜绝忧 3.节思虑思虑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无思,但 过则有害。《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 结。”《彭祖摄生养性论》又说:“切切 所思,神则败。”思虑发于心,至于脾, 过度思虑则心神过耗而不复,脾气所中而 不行,常常可以出现头昏,心慌,失眠, 4.防惊恐遇事易惊善恐亦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情感因 气下”。惊恐往往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易出现心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神志失常等 方面的病症。大惊卒恐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突然 而来的剧烈惊恐,可以使人体的气机逆乱,血行 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所 以养生者应当注意,避免惊恐。 人的情志是外界客观刺激在精神上的反映。 情志放纵偏激影响人体气机,小则引起功 能失调,大则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危及生 命。因此要调志摄神以养生,通过主动的 控制和调节情志,避免产生发长或不良的 情绪 1.以情制情 A: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喜为心志, 过喜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严重者可表 现为精神恍惚,嬉笑不休;恐令气怯,骤然 令人惊恐,则能收敛涣散的气机。 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思为脾志,过思则脾气郁 结,运化失常;怒令肝气生发,郁结之气 可得宣散。 C:悲伤肺者,以喜胜之 适用于因神伤而表现出抑郁低沉的种种病 D:恐伤肾者,以思胜之适用于因惊恐而致坐卧不宁,多疑易惊等。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神气散乱不能敛藏; 思则气结,可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 主动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目的。 此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的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 为快的病症。怒动肝志,暴怒则气血逆乱, 神迷惑而不治;悲则气消,血气得以消散 下行。 总之,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靠一功一法 所能实现的。故应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 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制定出一套合乎个 体实际情况的综合养生策略,做好“生命 的自我管理”。 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当建立起社会的预防 保健体系,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从政 府,社会,个人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对引起各种慢性病的危险性因素进行有效 的干预,采取各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养生 保健及治疗康复措施,才能取得更大的健 身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