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2006年—2010年)时期,是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的崭新时期,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强势推进“5523”工程、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制定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政府的工作重点,更好地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消除瓶颈制约,突破薄弱环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5523”工程,开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提前一年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成为铜川发展史上一个最快最好的时期。
“十五”是发展速度最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达到69.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40元,由2000年的全省第6位提升到2005年的全省第4位;财政总收入达到6.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2亿元,均较2000年翻了一番,创历史新高。以果牧为主的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水泥、铝业、陶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电力、食品、医药、电源、旅游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十大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0%。三次产业结构由11.6:44.9:43.5调整到8.2:52:39.8,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21%提高到40%。
“十五”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五年。先后实施了四批48个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占56%),已有37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完工。鑫光铝业节能技改一、二期、声威、秦岭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旺旺食品等一批重大骨干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47个,涉及资金百亿元,已实施项目364个,到位资金42.4亿元,华能电厂等重大招商项目正在紧张的实施之中。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2亿元,较“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多,超出建市以来的总和,年均增长19.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在3—5个百分点。
“十五”是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经国务院批准,市政府迁入新区,耀县撤县设区。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6个住宅小区建成入住,入区单位达到200多个,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人气明显提升。北市区中心区商业广场的建成走出了一条经营城市的新路子,闲置资产置换开发、漆水河河滨景观综合改造、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市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率达到53%,较2000年的47%提高了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两区一廊”的城市新格局。
“十五”是破解三大难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出实质性步伐的五年。开展了水泥粉尘污染治理、市区煤烟综合治理、清洁能源试点示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环保专项行动,关闭了川口地区9条污染严重的水泥立窑生产线%,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229天,环境结构型污染得到改善和缓解。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廉价房建设,已有5000户居民迁入新居,棚户区沉陷区滑塌区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合理规划,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十五”是经济社会取得协调发展、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加强的五年。教育“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新创建了6个省级和7个市级教育强乡镇。推广转化科技成果54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4家。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紧急救援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建立完善了全市三级医疗救治网络。市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5%、98.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871元和2010元,年均增长9%和6.6%。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骨架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市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实现了应保尽保。基本建立了以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了党员三兄弟等时代楷模,建立健全了城市新型社区、农村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十五”是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的五年。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凝炼升华出了“5523”工程的发展方略,开创了包抓领导、责任部门、项目法人“三位一体”抓项目的机制,形成了部门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专题招商与日常招商相结合“三个结合”抓招商的机制,建立了依托大事实事抓落实的机制,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就是抓发展”的共识,走出了一条符合铜川市情、具有铜川特点的发展路子。
未来五年是铜川发展的黄金时期,将成为我市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关键五年。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国家和省上将加大资源约束的解决力度、加大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加大东部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力度、加大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辐射力度,有利于我市加快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有利于我市加快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发展、有利于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我市扩大招商引资、有利于我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我市已经积累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一批重大资源转化、传统产业技改项目相继建成和接续建设,煤炭、水泥用灰岩等优势资源储备充足,初显城市雏形的新区为新一轮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初步转变,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明显增强,全市人民思富求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运行质量不高,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债务负担沉重等瓶颈制约仍未消除,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城乡居民收入低等薄弱环节尚未突破,化解就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大,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必须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机遇,利用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使“十一五”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
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兴铜富民的第一要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瓶颈制约,突破薄弱环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上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坚持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以贯之地推进“5523”工程,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确保“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结合,既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又要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城乡发展相结合,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又要统筹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大新区开发建设和北市区改造提高力度,积极推进新耀一体化、南北市区连接带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发展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
坚持投资拉动与消费、出口驱动相结合,既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又要千方百计启动消费,扩大出口,驱动经济发展。继续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优化环境,扩大开放,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坚持内外贸两手抓,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充分发挥消费驱动作用。
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既要增强发展实力,又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注重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及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经济实力登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0年力争达到13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同口径增长15%,到2010年分别达到12亿元和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到2010年达到15000元,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十大产业占全部经济的比重突破5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末降低2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58.5:36,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县域经济比重达到60%,“两区一廊”带状组团城市和“十”字型城镇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达到55%。
环境状况得到新改善。水泥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完成沉陷区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任务,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75%和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5.5%,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优良天数达到273天,人居环境明显好转。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卫生服务网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增加,科技、文化、广电、体育、档案等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居住、出行、保健等方面更加便利化、舒适化。
和谐社会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51个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9%,达到1万元和31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就业压力得到缓解,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显著改善。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较2000年翻三番以上,突破3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市综合竞争力步入全省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强力打造五大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产业关联度,依托优势资源、骨干企业、品牌产品,依靠技术进步、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大改造提升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由大变强。
抓住中铝控股鑫光铝业的机遇,建成鑫光铝业节能技改三期工程,到2010年电解铝产能达到23万吨。续建四期工程,力争电解铝产能达到38万吨。争取电价优惠、电厂直供政策,努力降低电解铝生产成本。大力发展铝的深加工产品和配套产业,加快原铝向精铝、合金铝、铝铸件等初级产品转化步伐,重点开发铝箔、铝型材、铝轮毂等深加工产品,建设鑫光碳素扩建、中创碳素技改项目,形成以铝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把铜川建成陕西铝产品加工基地。
按照“上大关小、治旋关立、治理污染、调整结构”的思路,加大水泥产业整合力度,形成规模优势,发挥整体效益。促进声威、秦岭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达产达效,新建一条日产5000吨、两条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万吨以上的水泥粉磨站,形成“集中煅烧、分散研磨”的水泥生产新格局。利用秦岭集团属地化管理的有利条件,实施秦岭、声威水泥名牌战略,加快整合区域资源,大力推进水泥产业重组。积极发展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等特种水泥、高等级水泥,大力发展水泥预制件、商品混凝土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到2010年建成秦岭、声威、惠塬3个500万吨水泥工业园区,水泥产能达到1500万吨,把铜川建成陕西乃至西北的优质水泥生产基地。
坚持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加快建设玉华煤矿300万吨、照金煤矿90万吨等扩能技改项目,新建120万吨西川煤矿,开发丰邑、白石崖等煤田,积极勘探具有百万吨以上矿井能力的新煤田,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煤炭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促进煤焦化、煤化工、精洗煤、原煤气化等煤的深度开发利用。
按照“调整结构、拓展市场、内引外联、形成规模”的思路,依托现有资源,外引内联,加快陶瓷产业的整合。建立耀瓷质量标准体系,巩固、挖掘和创新传统工艺陶瓷,不断提高日用陶瓷品位,打响耀瓷品牌。着力开发建筑陶瓷、电瓷等高附加值陶瓷产品,扩大电瓷生产规模,创市场、创品牌,形成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陶瓷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依托骨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通过参股、联合等形式,积极组建机械制造企业集团。实施三周节传动比限滑差速器、汽车电动变速操纵系统、汽车排气催化转化器等技改项目,促进机械产品换代升级,提高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使机械制造业焕发新的活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新兴产业发展集群,促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依托煤炭资源加快火电建设步伐,2007年建成华能电厂120万千瓦一期工程,扩建鑫光铝业30万千瓦自备电厂,到2010年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55万千瓦,实现产值20亿元。接续建设华能电厂120万千瓦二期工程,加快实施煤层气发电、煤矸石发电、油页岩发电项目,努力使全市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以兰芝、麟字、吉富、秦煤等企业为龙头,建设5000万支镍氢电池生产线万台镍氢绿色动力电源生产线万支锂锰电池生产线万套镍氢组合电池生产线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材料生产线,形成工业动力、民用等电源系列产品,发展高科技、绿色电源产业,到2010年实现产值16亿元,打造西部电源生产基地。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开发、扩大影响的思路,突出唐宋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宗教文化特色,以新区为中心,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整体包装、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力度,打响玉华宫、药王山、耀瓷、香山四张旅游品牌,把铜川建成陕西北线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实施玉华山佛教文化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加快玉华宫整体开发步伐,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建设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玉华山佛教文化景区和休闲娱乐度假目的地。提升药王山、耀州窑、照金、香山等旅游景区品位,策划、包装、推介医药保健游、耀瓷文化游、佛教文化游、红色旅游、书画艺术游、都市生态观光游、休闲避暑游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做大品牌,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和带动性。
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依托旺旺、绿想、祥云、棋智等企业,建设旺仔系列休闲食品、果片、果酒、方便面、膨化食品、辣椒深度开发等生产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打造享誉全国的名、优、特产品,到2010年实现产值10亿元。
挖掘孙思邈医药资源,打响药王品牌。积极实施中药材GAP认证工作,推进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以丰禾、方舟等企业为龙头,建设中药材深加工及中药饮片生产线,加快新药研发和成药制造的基地化、产业化,到2010年实现产值10亿元。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仓储式购物、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业,引导发展果品、陶瓷、建材等产地型产品大型专业市场。新区以建设区域性商贸集散地为目标,继续发展便民连锁超市,建设大德仓储式购物中心、华荣建材市场、长丰商业广场、新时代广场等一批品位高、规模大的商贸物流企业。加快北市区布局调整,提升以商业广场为核心的中心商贸区,完善北关、川口特色商贸区。到2010年形成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大格局。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合理设置和建设公路货运、客运周转场站,加快发展新区、耀州区客运服务业,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健全体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品种,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中介市场管理,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职介、咨询、评估、担保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开发经济适用房、廉价廉租房,加快发展装修装饰业,加强房产中介和物业管理,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6平方米。合理布局,完善以新区为主的餐饮、宾馆服务设施。挖掘发展民间传统特色风味小吃,支持中小餐饮企业发展,优化整合形成一批餐饮企业集团,打造地方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思路,规范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以便民店、专业店、快餐店、洗衣店、连锁便利店等为主的居民生活服务区,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培育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美容健身等产业。
规划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厂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坡头镇,建设年限2005年—2010年,总投资90亿元。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6)186号文件核准批复了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动态投资51.98亿元,建设规模为2台60万千瓦国产亚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计划第一台机组2007年底建成发电,第二台机组2008年一季度建成发电。项目于2005年7月正式进地,目前厂区“五通一平”已完成,烟囱、主厂房、灰库、电除尘基础桩施工已完成,三大主机和第一、二批主要辅机设备招标及合同签订工作已完成。
建设2×15万千瓦发电机组,建设年限2005年—2015年,总投资15亿元。
建设5×0.4万千瓦发电机组,建设年限2006年—2010年,总投资2.5亿元。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南扩北疏,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建设区域经济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两区一廊”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提升城镇产业集聚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按照建设现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产业支撑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要求,严格执行新区城市分区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实施铜川新区城市拓展工程,加强以南部工业园区、坡头工业园区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围绕城市社区,加强市政、教育、卫生、文化、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市医院新区分院、市一中分校、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高标准建设文化休闲广场和朝阳公园,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建设生活服务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大对袁家村、文家村、石仁村、王岩村等重点村的整体规划和改造力度,采取“农户出资、村组集体出地、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综合措施,解决好“城中村”问题,妥善安置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重点规划和建设电力、食品、电源、新材料、高新技术等具有发展潜力和集聚效应的产业园区,引导和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把新区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和新的经济中心。到2010年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建成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积聚人口10万人。
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完善提高耀州区。围绕增强功能、改善环境,全面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改造北大街、北新街等14条主要城市道路,实施城区煤改气、电网改造工程,加大“一路一河”开发力度,改造新耀连接带。在统筹新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引导新耀经济优势互补、紧密协作,逐步形成工业、商贸、餐饮等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创新和理顺体制机制,构建新耀一体化发展的南市区。
坚持“下山出沟、控建增绿、综合改造、提高品位”的方针,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城市闲置资产置换开发工程,完成铜川宾馆、文化宫片区的整体改造,改造开发利用部分市级机关原办公区、城市其它闲置资产及低效能使用的土地,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完成漆水河河滨景观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城市河滨风景。新建一批城市雕塑及广场,增加城市小型公共空间与公共绿地,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配套建设景观小品,完善城市要素,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
以210国道和305省道为轴线,加快发展交通沿线和城市周边小城镇,增强“十”字型城镇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0年小城镇镇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30%。完善城市绿色走廊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市域小城镇,建设黄堡工业园、耀州窑遗址文化旅游园、董家河冶金工业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壮大宜君城关镇、董家河镇、庙湾镇、广阳镇、孙原镇等区域中心城镇,加快发展黄堡镇、关庄镇、坡头镇、金锁关镇、红土镇、玉华镇、陈炉镇、太安镇、五里镇等镇域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增强带动产业、辐射周边、吸纳就业的能力。
围绕拉大城市骨架、扩展城市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新区以完善路网为重点,完成新区城市道路二期工程,完善南部工业园区、坡头工业园区城市道路。实施北市区、耀州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改造新耀连接通道,提升通行能力。完善绿色走廊内部路网,促使高速公路改线,将原高速公路作为南北市区连接道路。合理布局公交线路,大力发展农村公交,构建快捷、高效、安全的公交系统。
加强供热、供气、供排水等市政网络系统建设。实施新区分区集中供热,因地制宜地建设供热工程。建成新区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工程,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建设新区供水二期工程,完善供排水管网,扩大管网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
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新耀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工程,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率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优化电网结构。新建东塬330千伏变电站,配套建设新区西南变、王家砭变、惠塬变3座110千伏变电站,完善110千伏网架结构和10千伏、0.4千伏线路走廊,形成南中北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电网布局。
构建数字铜川。建设1000公里光缆通讯通道、1000公里广播电视支线网,加强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成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和协同共享的统一门户网站。
着力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路、断头路,建设资源路、旅游路,新建、改建公路1626公里,建成“四纵四横一环线”干线公里。
贯通对外通道,打造快速干线公路网。打通柳林至照金、店头至烈桥、宜古村至富平界、川口至瑶曲、红土至富平界、云梦至陈炉等瓶颈路、断头路,完成970公里主骨架路网建设任务。配合完成西铜高速路的拓宽改造。争取建设一条贯通我市东西的快速通道。到2010年,境内形成以南北市区为中心,连接中心镇、辐射所有乡镇的快速干线公路网,境外实现与西安、咸阳、渭南、延安等周边路网对接,形成一日往返交通线。
服务经济发展,形成对产业发展的交通支撑。围绕新的资源开采区、产业园区、旅游风景区、重要产品集散地和生活服务区,及时跟进公路建设,新建华能电厂运煤专线、西川煤矿运煤专线,实施玉皇阁特大桥工程,改建完成玉华宫、香山、照金景区旅游公路,建设新区直通药王山景区旅游专线,调整优化现有路网结构,构建通畅便捷的产品集散通道。
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的约束力,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运用市场机制,聚集各方力量建设、经营、管理城市。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的思路,着力创新经营城市的方式,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力、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化解城市建设债务。通过联合开发等形式加快新区土地开发,经营好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财政适度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盘活闲置和利用率较低的土地、处置闲置资产、出租或出让基础设施经营权、冠名权以及商业黄金地段的竞价开发等方式,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的矛盾,形成政策资金、民间资本和金融资金共同投入的良性机制。
严格城市规划的实施,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作用,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总抓手,坚持建管并重,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全面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任务。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下放城市管理职能和权限,建立市、区、街道相互衔接、合理分工、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增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规划和促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
2、黄陵店头至铜川印台区后烈桥公路(铜川段)。新建二级公路20.4公里,建设年限2006年—2007年,总投资9747万元。
4、宜君县云梦经棋盘至哭泉公路。改建三级公路28公里,建设年限2006年—2007年,总投资8400万元。
5、宜君县云梦经红土至尖山公路。改建三级公路44公里,建设年限2007年—2008年,总投资13200万元。
6、耀州区经孙塬至尖山公路。改建三级公路30公里,建设年限2007年—2008年,总投资9000万元。
7、王益区川口至耀州区瑶曲公路。改建三级公路33.1公里,建设年限2007年—2008年,总投资6624万元。
8、印台区背塔至金锁公路。改建三级公路21公里,建设年限2007年—2008年,总投资3150万元。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不断增强县域发展实力,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采取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措施,加强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信用村镇创建力度,大力推进农户小额贷款。统筹使用各项支农资金,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创新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方式,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要求,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体现地方特色,以乡镇为单位,高起点地做好新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做好试点示范村建设规划,指导村庄的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配套和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绿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设施。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减自然村,集中建设中心村。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倡导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壮大特色农业、发展非农产业、搞活劳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新修加工提高基本农田1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切实抓好小麦和玉米生产,建成20万亩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基地和3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基地。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地膜覆盖2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
全面提升壮大果业。以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为重点,大力推行“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巩固提高30万亩、再建10万亩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建成20万亩优质苹果出口基地,以苹果为主的水果面积达到60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其中苹果50万亩,产量40万吨,优果率突破80%,建成3万亩大樱桃基地、10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形成“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特色突出、名优荟萃”的新格局。
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强“两种一站”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四级冷配体系。大力发展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业。以“两牛一羊”为主,围绕旺旺集团、正立公司,突出发展奶牛业,大力推行小区化饲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50个养殖专业村,建设以宜君县、耀州区为重点的养牛基地县区,到2010年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奶牛存栏3万头,肉羊饲养量达26.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6万吨、6000吨和2.5万吨。
种改并重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实行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加快耀州区、宜君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强以黄芩、柴胡、党参等适生地、地道药材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和开发,发展以连翘、刺五加、山桃为主的野生护改栽培带。到2010年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发展到10万亩,野生护改20万亩。
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业。以反季节蔬菜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度扩大菜田规模,重点建设线辣椒、秋甘蓝、旱菜、马铃薯、大蒜洋葱和日光温室设施栽培等六大基地,实现蔬菜规模经营,到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
落实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壮大绿想、祥云、九州龙、棋智、春雨等现有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展订单农业。围绕农产品保鲜、贮藏、包装、运销,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势资源开发,催生、培育一批农村中小企业。鼓励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引导农村中小企业向城镇集中,建成5个省级乡镇企业小区,使小城镇成为非农产业发展聚集地。构建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组织输出、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到2010年全市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的农民达12万人。
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实施农产品认证许可制度。加强动物防疫、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动植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积极实施国家饮水安全项目,解决12.3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逐步形成以农村集中供水为骨干、小型饮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供水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10个百分点,乡镇供水入户率达到70%。
实施通达、通畅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79公里,改造农村低等级道路、断头路、老化路、砂石路,到2010年所有行政村实现等级公路连接。
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全面加快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到2010年农村新增沼气池1万户,全市沼气池总量达到2.3万户,沼气使用覆盖面达到20%,适宜地区覆盖面超过35%。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完成5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搬迁贫困人口2.3万人,将正常年景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推进农村市场建设。构建以中心镇为核心、周边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农村供销合作网点为依托的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完成3—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2—3个综合市场农改超、200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范化农家店建设,实现“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放心示范店”。
统筹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改造、布局调整、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重点扶持县区职业教育中心发展,逐步扩大绿色证书教育,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以县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合作医疗站为主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44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相适应的药品供应监管体系,巩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和推广应用体系。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和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室建设,继续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乡镇及行政村的建档工作,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档案室的农村文化发展新格局,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
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农村社保覆盖范围,力争到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3万人。
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以创建省级农村卫生县城为载体,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工程,改厕普及率达到75%以上,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土地征用程序和土地市场化补偿机制,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促进体系。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研究和探索建立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补充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做好农业保险试点和推广工作。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和“五好”家庭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重视并做好村庄民宅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依靠群众的原则,做好规划设计,在基础好的村庄优先建设一批示范点,带动村庄民宅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继续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
统筹经济社会,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支撑,加强全民教育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推进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促进社会公平。
突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科普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大力实施教育强区县强乡镇工程,到2010年全市建成省级教育强区县1个、省级教育强乡镇24个。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现代远程教育、贫困生资助、对口支援四大工程,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强薄弱学校提升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重视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幼儿入园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85%以上。切实加强基础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市建成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标准化高中5所及一大批省级示范初中、示范小学、示范幼儿园。理顺“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各类学校资源,扩大区县的教育统筹权。着力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以加快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加快实训设施建设,扶持县区职业教育中心和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铜川工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和职业教育中心为骨干的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规模上大体相当。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培训,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新产品的研制开发,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坚持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技术市场等支撑体系,引导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中星新材料科技园区,促进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融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结构。
加快公务员队伍建设。通过实践锻炼、送高校深造、赴发达地区培养等形式,培养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加强干部培训。切实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改善结构入手,吸收一批业务强、懂法律、会管理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重点抓好县乡两级公务员队伍建设。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推荐选拔工作,加大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开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渠道。
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经理人才市场作用,重点培养一批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善于经营管理,在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经营管理者。加大培训力度,对有发展潜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岗位交流、跨企业交流、选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培训和知名企业挂职,实施重点培养。加强企业家创业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加快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养一批工业企业紧缺的高、中级技术工人,形成高、中、低结构合理,操作能力较强、精加工水平较高的技术工人队伍。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开展职工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制定出台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投身基层的导向机制,促进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或服务,改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乡土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村基层人才素质。
围绕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健全以业绩为重点,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使用机制;推行人才派遣制度、代理制度,打破人才流动中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形成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把市场配置和组织调配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促进人才向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流动。
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健康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建设县、乡、村三级独立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重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建设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县区妇幼保健院为重点,完成全市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任务,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改造完成市中医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和建设,为每个社区建成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卫生发展,鼓励、引导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突出抓好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疾病预防,切实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
建设市级计划生育健康服务中心,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改扩建4个区县服务站、10个乡级中心站,构建以区县站为龙头、乡站为骨干、村(社区)服务室为基础、服务车为纽带的服务网络体系。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网络通道。建立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到201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87.5万人以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改善人口结构。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改造北市区体育场,在新区新建铜川市体育中心,争取实施县级体育设施“三个一”工程,加强小型体育场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及健身路径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启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试点,增加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场所面积,到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平方米。积极发展竞技体育,扶持各类体育学校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健康文明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发展体育产业。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弘扬历史文化、突出地域文化、彰显现代文化,加强城市文化品位、重点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精品文化建设。建设铜川博物馆、铜川新闻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重点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市、区县、乡镇、村为主的四级基层文化网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启动实施耀州窑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完成6处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和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或名镇申报工作,切实保护好市级文物。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文企联姻,活跃节日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坚持大众与精品并重的原则,力争每年创作生产一至二部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大力发展精品文化。
充分挖掘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突出抓好以玉华山、香山、药王山为重点的宗教文化、以新区为重点的花卉文化、以陈炉、耀州窑为重点的耀瓷文化、以宜君农民画为重点的民间民俗文化、以药王山为重点的养生饮食文化等文化产品开发,促进文物旅游、休闲娱乐、花卉文化、耀瓷文化四大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公益性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和经营性文化项目投资机制。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变,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和谐铜川建设。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扩大就业。继续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形式就业。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推进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社区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万人。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建设全市再就业培训中心,推行“定单式”培训,每年职业技术培训结业1.2万人。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程序,力争每年有5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工种的持证率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搞活劳务市场,打造铜川特色劳务品牌,每年输出劳务2万人次。
加快实施“金保工程”,完善管理办法,扩大保障覆盖范围,规范运作程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研究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配套政策,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0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万人,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全面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坚持“家庭保障为主”原则,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工作,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征缴力度,强化基金运营监管,保证基金安全运行。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为主体、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体系。
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保障标准等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落实兑现国家有关增资政策,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逐步提高公务员收入水平。通过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和非农产业、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视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就业。健全农村妇幼保健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制度,到2010年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以乡为单位的儿童计划免疫率保持在90%以上。保障妇女的婚姻财产权利,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儿童失学、辍学问题,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99.5%以上。保护女婴,关爱女孩,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强化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加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全面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完善市级粮食储备制度,建立粮食应急体系、执法体系及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的排调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公检法司设施建设,建成基层司法所44个、规范化派出所45个、规范化法庭13个,建设严密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建“平安铜川”。
按照“下山出沟,整体搬迁,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沉陷区、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坚持市矿统筹,加强与中省驻铜工矿企业的协调,统一政策、统一方案、统一标准,形成合力推动整体搬迁。结合新区开发和北市区改造,集中连片开发,建成面向全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廉价房60万平方米。加快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搬迁灾民1.38万户。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制定、修订和实施各项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演练,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
加强洪涝、地质、灾害性天气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进一步完善人工防雹增雨体系,逐步加大对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投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继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察、监管体制,严防各种安全事件发生。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装备条件。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矿山、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意识。
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充分发挥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城乡基层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厂务、居务、村务、校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实施“五五”普法,营造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广泛开展以“”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蓄水、调水、节水、管水、养水五管齐下,优先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生产用水和必要的生态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积极开发境内水资源,充分挖掘桃曲坡水库、高尔塬水库、耀州区、新区地下水供水工程、柳湾水厂、王家河水厂以及自备水源等已建成水源工程的潜力,尽快开工建设龙潭水库,积极做好雷家沟水库、孙家河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使2010年偏枯年份全市可供水量增加0.19亿立方米,达到1.22亿立方米,满足全市发展的用水需求。论证境外调水工程,逐步使桃曲坡水库全部转向铜川市城市和工业供水,争取新建泾河调水工程,加大马栏河调水量,从长远战略上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优化水资源配置,初步形成南市区以桃曲坡水库、龙潭水库为主、地下水补充,绿色走廊以桃曲坡水库为主、地下水补充,北市区以现有供水水源为主、雷家沟水库、孙家河水库补充的城镇供水格局。建设城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补充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加快污水厂中水回用,新建项目、城市生态用水优先考虑使用中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到2010年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80%以上,万元工业产值平均用水量降至35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强化供水管理,把城镇自来水管网漏失率降到10%以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利用价格机制推动节约用水。
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监管,探索建立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一体化管理的城乡统一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快漆水河、沮河污水治理步伐,开展自然保护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水环境功能区和生态保护区保护工作。加大城市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监测,切实保护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确保水源地水质月达标率达到98%以上。重点加强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煤矿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建设照金煤矿污水处理厂,确保达标排放,保证饮水安全。加强森林保护,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增加流域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
大力推进节能、节地,加大矿产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施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等五大工程,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2.84吨标准煤降低到2.27吨标准煤。在铝冶炼、水泥、煤炭、电力、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重点抓好10户年耗万吨以上标准煤企业的节能工作。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到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引用比例达到65%和95%以上,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65%的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推广高效节电产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大力推广天然气汽车。强化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节能中介机构发展,在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设计、改造、管理和培训等服务。
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土地资源开发布局和节奏,合理调控供应土地。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停止禁止类产业项目的土地供应,清理未用土地,整合存量土地,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加快土地综合开发。坚决限制毁田烧砖,治理沉陷区滑塌区及废弃矿山,推进土地复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按照统一规划、严格管理、综合利用的要求,严格开发准入条件,改进开发利用方式,实现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制定全市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控制资源开发总量,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加强东南部优质水泥用灰岩和西部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扩大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严格矿权审批管理,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采补偿机制,实行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强贫矿尾矿资源利用和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对资源消耗大户实行强制性储备。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把铝做强、电做大、产业链拉长,形成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的煤电铝联产联营循环经济产业链,将铜川建成西北乃至全国的大型煤电铝联产联营基地。积极发展煤化工、洗精煤等项目,实现煤的就地转化,促进煤的高效利用。发展各类水泥制品,切实提高水泥用灰岩的转化利用率。加强共生、伴生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煤层气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组织开展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协作,探索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治理水泥粉尘污染,强化城市环境治理,消除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小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为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举、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重点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淤地坝坝系建设工程,围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积极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完成造林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新建“四田”5万亩,到2010年治理度超过60%,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太安、香山自然保护区工程,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
通过上大关小,治旋关立,综合治理,积极发展大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有效解决以水泥生产为主的粉尘污染。深化煤烟污染治理,巩固、扩煤区和改煤区。实施集中连片供热。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农村人畜饮用水源。提高城市水源地的管理效能,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集中解决固体医疗废物的处理。增强放射源和电磁辐射的管理能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确保废水、废气和固废达标排放。到2010年,全市环境结构性污染得到根本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1、龙潭水库。新建库容1600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为新区城乡和工业供水689万立方米/年,总投资8386万元。库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县城西北16公里的赵氏河上游。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拦河大坝、泄洪排沙洞、输水洞及引水渠道等。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省发改委分别以陕计农经(1998)966号、陕计农经(2000)092号文件批准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2、雷家沟水库。新建库容311万立方米及配套设施,库址位于印台区漆水河支流雷家沟,为市区和周陵科技园提供水源,总投资2621万元。
3、孙家河水库。新建库容269万立方米水库,库址位于王益区漆水河二级支流孙家河,可向北市区供水180万立方米/年,总投资1200万元。
4、店子河水库。新建库容400万立方米水库,库址位于耀州区瑶曲镇金元村店子河西,解决2.1万人饮水,灌溉农田3.1万亩,总投资6198万元。
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继续深化政府、企业、市场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破除禁锢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发展活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转变,将工作重点放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政策调控、社会管理、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公共服务上来。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分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政务公开,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行为,实行投资决策责任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进一步清理调整和动态管理工作,加强审批监督,工作重点由清理精简转为规范改革和后续监管。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把改革同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面向国内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结合省属国有企业属地化管理,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出售产权、股权转让、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以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重点,推进调相结合,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同时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规范运行、有效制衡的企业新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综合薪酬体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科学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
通过制度创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资源分配、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全面放宽市场准入,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水利、电力、电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农业产业化、新区开发建设及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扶持壮大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销路、经营管理好、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非公有制企业大户。探索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建立健全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两权市场体系,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规范发展土地使用权市场,改革土地权益分配机制,强化土地市场的宏观管理;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采矿权出让及价款征收使用规定,加大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力度,促进矿产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市场化。实施粮食收购许可制度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规范各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有序合理流动。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发产权交易品种,促进各类产权合理有序流转。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融资方式,拓展资本市场空间。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健全技术商品交易活动规则,加快发展技术市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税款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大力整治金融生态环境,建立高效运转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构建信用铜川。
实施全方位互利共赢的大开放战略,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强势推进招商引资,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开发。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着力打造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环境和令人倾心的人文环境。确立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形成政府引导促进、企业主动出击、中介机构牵线搭桥的招商引资新格局。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通过高层访问、专业考察、对流联合驱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对接,实施“叩门招商”和“定向招商”,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铜川。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及名人效应,实施文化经济一体化,举办各类主题招商活动,打文化牌,唱经贸戏。开展以商招商,以外来企业成功发展的事实,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铜川投资置业。大胆尝试委托代理招商,积极寻找信誉高、实力强的中介组织和专家、学者等社会名流协助招商。依托驻外机构,通过媒体进行新闻发布,畅通招商引资信息渠道。加快铜川招商引资网站建设,构建网上项目发布平台,变一时一地招商为经常性、全方位招商。
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好内外贸关系,促进内外贸业务相互融合,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以扩大出口为核心,按照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的要求,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为切入点,巩固扩大现有产品出口规模,培育新的出口企业和产品,扩大铜川本地产品出口总额,形成以铝锭及其深加工产品为龙头、五矿及农副产品为两翼、一般贸易为重要形式的进出口新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投资、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合作开发资源等,参与国际分工。建立出口商品绿色通道,落实出口退税等鼓励政策,全力支持企业进出口的自主经营。建立由政府、协会、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广泛参与的外向型经济促进体系,完善贸易促进、监控、预警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良的贸易促进服务。
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一线两带”发展建设之中,以西铜高速公路为主轴,以产业为支撑,主动承接西安产业、资本的梯度转移,构筑西铜经济带。大力开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重点加强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文化产业、市场销售网络等领域的合作,吸引一批在沿海落户的跨国公司来铜投资。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引领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十一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80亿元,年均增长20%,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信息化、社会事业十大工程,着力抓好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95亿元,五年计划投资200亿元。对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确定项目业主,开展科学论证,做好前期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抓紧开工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建立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华能电厂二期、声威第二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油页岩开发、铝型材加工、年产500万吨水泥粉磨站园区、中心文化娱乐广场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逐一落实规划所确定重大项目的业主,引导、帮助项目业主做深、做透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库建设,重点策划储备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注重加强区域联动、跨区域联合性项目的策划,优化储备项目结构。研究投资体制改革后前期工作的新特点,建立健全前期工作的长效机制。
在继续坚持争取政策性投资与招商引资两手抓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金融支持、启动民间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我市经济发展走向,主动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授信权限,不断增加信贷规模。借助政府与开发银行的开发性融资合作平台,扩大信贷规模,筹措开发建设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和具有经营特征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集聚闲散民间资金转变投资基金的有效途径,采取专家理财的方式向好企业、好项目进行投资。
建立规划项目动态跟踪管理机制,推动规划项目有序实施。按照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程度,每年颁布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做到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继续坚持包抓领导、责任部门、项目法人“三位一体”项目包联责任制,协调好项目规划布局、用地等建设条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畅通征地、拆迁、施工等环节,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规范项目招投标秩序,落实项目建设管理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督制、竣工验收审计制,加快推行建设管理代理制。
完善规划体系、规范规划实施,促进规划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发展任务全面完成。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建材工业、煤电铝联产联营和能源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教育事业和人才资源、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新区发展建设等17个重点专项规划,逐一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项目。各区县、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编制好区县规划、行业规划。
加强组织协调,做好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区县规划与《纲要》的衔接,制定相关的实施工作方案,将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各部门,形成互动实施机制。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和战略重点,结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调控方向,引导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经济运行与规划纲要确定的预期性目标基本一致。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点对经济增长、就业情况、经济效益、物价水平、结构调整等宏观调控目标进行监测预警。开展《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自觉接受《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纲要》及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规划意识,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铜川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