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天中午仍旧比较炎热,但天气已经在向秋天过渡,早晚的凉意渐渐明显,季节转换之时,也是身体非常容易出状况的时候,这时老年人该如何正确地防病养生,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正逢明天是“国际老年人日”,就此话题,记者昨日采访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分院治未病中心曹田梅博士。
曹田梅告诉记者,中医很讲究顺应自然,注重养生之道,生、长、壮、老、已,是人生自然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老年时逐渐变得气虚,抵御外邪能力下降。中医强调“正气”,正气旺盛,可以抵挡致病的邪气入侵人体,正气虚时,人就容易生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老年人比较气虚,腑脏功能易虚弱,所以到了夏秋换季之时,容易犯很多病。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顺应四时,也就是要根据四季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秋季由于气候干燥,因此要防燥邪。换季以来,很多人感到口鼻干燥、阵阵干咳,有时候还出现咽干、头痛、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曹田梅告诉记者:“由于燥邪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比如有些老人到了晚上就感到口干,在这个季节则变得更加明显。”秋季很燥,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比如可用石斛煲汤。
另外,曹田梅提醒,老年人的秋季保健还要预防旧病复发。“老年人大多有旧病,有些旧病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但却很可能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的发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支气管发炎等“小病”,不可对这些“小问题”掉以轻心。
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家也开始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而老年人是非常关注健康与养生的群体,因此大多数老人家对这类科普文章都非常在意、仔细阅读,并且对其中的建议认真执行,然而曹田梅对此感到不安:“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我觉得会误导老年人。”
这篇让曹田梅感到不安的文章的主题是老年人特别适合吃猪蹄,理由是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对骨质疏松很有益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等,营养价值几乎可以与熊掌媲美。“这样的文章显得理由充分、很有说服力,让老年人一看就觉得很可信。但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猪蹄虽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它胆固醇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如果那些胆固醇本来就高的老人家真的经常吃猪蹄了,就会顾此失彼,加重病情。”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补、食疗。曹田梅说:“任何时候,我都在倡导一个养生观念:每个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的养生方案必须是适合自己的。现在很多老人家喜欢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养生方法,听到有人说自己吃了什么补品很有效果,有的人就动了心,跟着点名买那种补品吃,其实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体质都不一样。”比如前段时间很多人都服用的固元膏,它对阴虚火旺,或脾胃虚寒的老年人就特别不合适,平素脾胃虚寒的老年人服后多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不适。
由于老年人身体情况比年轻人要复杂很多,所以曹田梅建议,老人家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更不能盲目跟风吃补品。“有些老人认为孩子买各种补品给自己吃就是孝敬,其实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而寒热本身又分不同的情况,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造成对身体的损伤,甚至是引发大痛苦,可谓得不偿失。老人家一定要吃得适合,对很多方面要综合考虑。”
“很难给老人们一个统一的保健方子。”曹田梅举例说,比如百合既是食材,也是药材,可润肺养阴,很适合在秋季进补,可以起到滋润的作用,但是百合含糖量高,对于一部分老人就不合适。再如,很多老人家喜欢吃粥,这对大多数老人是适宜的,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吃粥会导致血糖增高。
曹田梅指出,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对感冒等看似小的问题不可轻易忽视。要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指劳逸有度),情绪平和”,保持“形与神俱”,才是养生之道。
曹田梅认为,这些说法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换季时一定要做到“起居有常”,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记者也在医院了解到,这段时间到治未病中心看门诊的老年病人增加了很多,其中不少老人就是参加了一些旅游活动后,身体出现了诸多的不适。曹田梅解释说,这是因为旅游一方面让老人家感到疲劳,而且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另一方面,旅游前后以及旅游期间的生活作息突然改变了,而老人家对此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不像年轻人三两天就可以自然地调整好,因此旅游一趟回来后,不是血压高了,就是心脏感觉又不舒服了,只好去医院看医生。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老年人秋季养生有讲究 需防秋燥引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