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现象,使他们形成正
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 学来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培养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 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 礼”教育中,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 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 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必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 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二、陶冶法 和谐、 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要努力营造 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的教学情境 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 的情操,小学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之余,我 还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 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 要被写在“班级之最”光荣榜上。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友 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 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不见了。小学生的心理 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 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 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 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 行去感染学生, 而且充分挖掘教材 ,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 , 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 染,不断增强。 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 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不能仅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 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 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示范法 青少年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 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 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 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优秀人物, 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 五、锻炼法 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锻炼法,就是针对学 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例 如:结合每年的春游、 秋游,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远足活动,并且要求他们不带零食, 只带开水。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又促进了他们互助、顽强、坚 毅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 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 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思品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 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 作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