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养生的简介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体质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胜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

  前人对体质有许多论述,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希腊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曾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体质学说,其气质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不同的体液,其比例决定了人的气质,并依此把人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忧郁质型。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依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把人分为兴奋型、灵活型、安定型、抑制型。

  但是至今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实践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体质学说与医疗实践、养生长寿密切结合。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黄帝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篇》和《通天篇》,就提出了两种体质分类方法。前一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后一篇则根据人体体质的阴阳胜衰,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内经》除上述两篇专门论述体质外,其他篇章散在论述也不少,如《灵枢·论勇篇》则对勇与怯两种体质类型的精神面貌,各部特征和内在脏腑功能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又如《灵枢·寿夭刚柔篇》里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从而指出人体的形气有阴阳刚柔的区别。在《素问·异法方宜论》里还指出东南西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如用毒药、贬石、导引、按(足乔)、灸焫、微针等也要随之而异。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继承《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理论,并以人体正气盛衰、脏腑属性为前提,结合实践,创造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寓体质学说于辨证论治中。王叔和的脉学专著《脉经》也十分强调诊脉要注意体质特征,曰:“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著名药王唐代孙思邈还指出:“凡人秉形气有中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潮动,亦各随其性韵”。这说明分析脉形要参考体质特征,不能惟以脉辨病,另一方面,脉诊也是辨别体质类型的重要方面。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非常注意患者的体质类型,并认为根据体质类型确立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从而强调了治法须顾及体质。不仅如此,人们的养生保健亦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如同样的致病条件,有的人感而生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而既病之后,病的症候又很不相同。

  这正像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的:“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从而说明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这就为因人摄生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 体质形成的机理是极其复杂的,它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徐徊溪《医学源流论》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这说明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人的体质。现代环境地质学研究也表明: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世界各地区人类的发育,形成了人类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体质养生的简介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