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昨天,在海陵区城南街道新胜社区,社区全科医师王炳坤新买了一台电脑,正在将自己编写的“煮粥养生歌”输入电脑,准备汇编成册。一年来,王炳坤已搜集、整理养生歌谣100篇。
王炳坤今年63岁,曾是“赤脚医生”,退休后回到社区继续发挥余热。多年来,他在基层行医中发现,“富贵病”重在预防,而民间的“养生歌谣”大多为“顺口溜”,好记,好听,用得上。
王炳坤整理养生歌谣,缘起一个偶然事件。前年春天,年近七旬的老邻居史老汉上门求医。史老汉不到1.6米的身高,体重170多斤,肚子像个大西瓜,跑上几步就气喘吁吁。
原来老人爱吃猪头肉,每天晚上一个人要吃6两猪头肉、喝半斤白酒。不合理的膳食让老人得了肥胖症。曾有人跟他开玩笑,再这样下去可能要瘫痪,活不到年底。
王炳坤了解到病因后,给他开了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讲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危害,并告诉他一篇养生歌谣:“晨起一杯温开水,稀释血液排毒好。饭前吃些水果先,水果垫底饭量少。饭前喝汤能减肥,细嚼慢咽容颜俏。少吃多餐素为主,营养均衡又苗条……”
当天老人就不吃猪头肉,也不喝酒了。过了一个月,老人瘦了10多斤,容光焕发,看上去精神抖擞。老人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王炳坤送给他的膳食歌谣。
“有些人喝酒、吸烟无休止,鱼肉荤食佳肴食无节制,许多病都是吃出来的。”王炳坤说,做赤脚医生时大家穷、没得吃,得浮肿病多,现在富贵病多,原因是防病意识差。
王炳坤在行医时,发现民间的养生歌谣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就有了用“养生歌谣”普及健康知识的念头。
“他每天从报纸杂志、民间搜集养生歌谣,晚上翻字典,力求用常用字把意思说明白,要押韵,让人好记。”邻居老李说,去年夏天,大概是凌晨2点钟,王医师来敲门,说有个字他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到押韵的字,但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写,就请教他来了。
王炳坤先后撰写了《健康长寿歌》、《蔬果养生歌》、《高血压十忌》、《预防感冒》等,“这些养生歌好听好记,不少人前来索求,我乐意免费赠阅。”王炳坤说,我还要加油,计划整理200篇汇编成册,免费发放。
“人到老,莫烦恼,忧愁多,催人老。常锻炼,抗衰老,量力行,误过劳。经常笑,变化少,心胸宽,寿自高……”王炳坤说,有些病是吃出来的,社区医生有责任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最近,他专门买了快板等用具,排演说快板,参加社区文艺队,准备在春节期间宣传健康养生知识。
“整理出来的歌谣大部分都押韵,说起来特别顺,适宜于用快板的形式表演。”王炳坤说,搜集了这么多的内容,就要发挥作用。这次他毛遂自荐,社区文艺队热情欢迎,计划将他的快板打造成文艺队的精品节目。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4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3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泰州的王炳坤老人想把养生歌谣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