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荟】红楼梦养生方法趣谈

  《红楼梦》中,从主子到丫环,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伤风时尤其如此,大夫不是开药方,而是让人先“清清净净地饿两顿”,或者要求饮食一定要清淡。

  小病不吃药是古人的养生良方。所谓饥饿疗法,不是真的一点都不吃,而是适当地喝些米汤,主要是大米汤,有润五脏的作用。患普通感冒时,可采取饥饿疗法,多喝白米粥,夏天可放点绿豆,冬天加点糯米,中老年人放点山药和枣。对于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厌恶油腻的食物、腹泻,可以用白萝卜加盐煮汤喝,连萝卜一起吃下去,有助消化的作用。

  妙玉曾说过,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不仅茶要小口地喝,红楼梦里,每个人喜欢的茶都不同。贾母吃完油腻的食物后,就不喝六安茶;宝玉吃了面,要喝“女儿茶”。

  茶叶中含有鞣酸,大量饮茶会造成体内鞣酸过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六安茶是偏苦的一种绿茶,能清热解毒,不适合老年人;女儿茶其实是普洱茶的一种,促消化、排毒功能强,还有一定的通经作用,适合女性喝。根据体质喝茶很重要。年龄大、寒性体质、胃寒、月经期的女性,都要少喝绿茶。冬天就是普通人也要少喝太浓的绿茶,最好喝红茶。下午2点以后,最晚4点以后,也不要喝浓茶。

  在《红楼梦》里,丫环给贾母、王夫人捶背的场景比比皆是。这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保健方法。

  背上有三条重要的经络,沿着脊柱的是督脉,是人体的阳中之阳,两边各距离督脉1.5寸,是膀胱经,关系到人体的五脏六腑。捶背关键是要“轻”,正确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微弯曲,手心为空地拍背,沿着脊柱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捶背的时间,最好是下午3点到5点,这是膀胱经值令的时候,养生效果最好。

  贾母去世时83岁,刘姥姥85岁依然健在。两人虽然一富一贫,生活环境有很大不同,但都是高寿,她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贾母的最大长寿秘诀是重视享受天伦之乐,喜欢和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爱热闹,不孤独。刘姥姥多动,生性乐观、幽默,受了戏弄也不生气,有一颗平常心,常常自嘲“端多大碗吃多大饭”,是她长寿的关键。现代人要多学学贾母和刘姥姥的“寿从乐中来”。许多疾病,如胃病、肠炎、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都和心情有很大关系。现代人最缺乏亲情,子女一般和老人分开住,导致老人很孤独。对此,老人首先自己要想开点,儿女也应多抽时间陪陪父母。老人还要多动,扫地也能延年益寿。

  豆腐皮包子是用豆腐皮做皮,木耳、香菇、青菜等做馅蒸成的包子。在清朝曾长期作为贡品,给皇上吃。所以《红楼梦》第8回里,有了宝玉自己舍不得吃,却要留给晴雯的场景。

  豆腐皮包子也叫“长寿包”。其中,木耳、豆腐都有降血脂的作用,尤其是豆腐皮,含有很多植物雌激素,有延缓衰老、美容的作用。对于“三高”患者来说,豆腐皮包子是非常好的一道健康菜。

  “夏不敞胸热不晾背”,是《红楼梦》中的酷暑养生法。即使再热,也不能光着上身睡觉,至少要穿个肚兜,保护好胸和肚子;不能睡在太凉的地方,比如石凳子上,否则会睡出病来;三伏天也不要吃冰,顶多是将茶壶浸在井水里,有点凉意就行了。

  人体最怕着凉的几个部位是:咽喉,太凉的食物刺激黏膜,会导致咽炎;颈部,着凉容易导致肌肉痉挛;腹部,会引发很多妇科疾病;胃部,造成胃胀、腹泻;肩部和膝部,着凉易伤害关节。不少人喜欢夏天铺凉席,其实凉席最好只在三伏天铺,入伏前和出了伏,就不要再铺了。

  《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头、篦头。古代养生讲究“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发常梳”是其养生秘诀之一。

  头顶正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叫做百会穴。梳头的作用就是按摩这一穴位,不仅能保养头发,让头发更有光泽、少脱发,还能有助睡眠。梳头时,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前或向后梳。现代人时间都比较紧张,所以每次梳10—20下就够了。实在没时间,可以五指张开,稍微用力,从前向后拢过头发,也可起到按摩头皮的功效。

  红楼梦第16回,贾琏和凤姐请乳母赵嬷嬷吃饭,凤姐怕老人牙口不好,特意让人拿了一碗从早晨就开始炖的烂烂的火腿炖肘子给她吃。

  吃肘子有养筋骨的作用,肘子炖得特别烂,里面的饱和脂肪酸会部分变成不饱和脂肪酸,好消化,适合老人吃。此外,老人。老人吃东西,最重要在以下几个字:烂,因为他们牙口、咀嚼、消化都不好,烂的更有利吸收;杂,一天最少吃14种食物,包子、饺子,馅以肉、鸡蛋、蘑菇、白菜、豆腐都是很好的食物,调料最好有醋、蒜和姜;新鲜,老人要少吃冷冻食品和剩菜剩饭;淡,60岁以上、血压高的老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3克,肥胖和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每天吃油不能超过20克。

  揭秘《红楼梦》中医药方与药膳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涉及的中药有一百多种,方剂四十多个,而喝茶、吃酒、饮食、美容等的描写则更是数不胜数,其中隐藏的养生玄机让很多读者充满了探秘的兴趣。为此,《每日保健》拟在本次国庆长假推出《红楼养生经》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介绍红楼梦里的养生方法,并采访现代的中医和西医,对这些记载作出点评,分析哪些值得褒扬借鉴,哪些需要摒弃。红楼养生经之药《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的“奇”不仅在于情节和人物,更在于它对一个庞大封建家族生活事无巨细的刻画,简直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在中医眼中,《红楼梦》中更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膳和治病良方。冷香丸是不是曹公一时兴起的杜撰?“女子不可用虎狼药”是宝玉的怜香惜玉还是有理可据?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对红楼梦养生情有独钟。她指出,《红楼梦》中提及的很多中药方确实有据可循,而且不少还沿用至今。中医药描写占全书十八分之一“《红楼梦》可算是我的中医入门‘启蒙书’,让我找到学中医的乐趣。”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对红楼梦养生情有独钟。她说,红楼梦里所言及的中医学知识,包括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疾病的诊疗、方药、针灸、推拿、保健养生,以及与中医药有关的风俗习惯等,几乎涵盖了中医药体系的各方面,足见曹雪芹深厚的中医学造诣。据池晓玲统计,《红楼梦》120回中,涉及疾病与医药的有66回,涉及中医描写的有290多处,五万余字,约占总篇幅的十八分之一。其中使用医学术语达161条,各类医疗人员14人,描写了114个病例,详细的中医病案有13个,方剂45个,中药127种。书中人物生过病的有五十多人,共计100多人次。而所提及的11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精神科范畴。所涉及的疾病既有风寒感冒、肠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也有黛玉的痨症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肺结核、贾瑞的精神病等重症。逍遥散治妇科病 冷香丸难验证《红楼梦》中收录的不少中医常用方至今沿用。例如人参养荣丸、独参汤、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天王补心丹、黑逍遥散、金刚丸、菩萨散等。“‘逍遥散’也称‘逍遥丸’。”池晓玲说,该方主要有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等,可起归脾、固金、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月经不调、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等妇科病和肝病,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黛玉体弱,常吃的人参养荣丸,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如今临床上也多常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病后虚弱等证。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当属宝钗所用“冷香丸”,此方因制作工艺复杂,用料精妙而闻名,却是曹公首创用来治疗哮喘的。第七回中说道,宝钗从娘胎里带出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需用是春天的白牡丹花、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花、冬天的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两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两煎汤送服一丸即可。冷香丸是否有效?至今仍有争议。池晓玲指出,“冷香丸”制作要求近乎苛刻,如今鲜少有人复制用于治疗病患。不过,此方确实符合中医五行五色归经理论。因为咳嗽属肺部疾患,而肺属白色,用此方可达肺经。“到现在,我国西部还有人在七月炎夏,到雪山上取阴坡的雪和面,做薄饼和奶茶一起喝。”这种“雪山奶饼”有健脾益气、宣肺理气之效。钩藤治肋痛 女子忌用虎狼之药曹雪芹在小说中,对不少药材的性质、用途有准确的表述,用方纯熟。例如,在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中提及,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宝钗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池晓玲指出,钩藤可用来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是治疗小儿惊风、妇人子痫、高血压等病症所常用之品。因患肺痨,体质阴虚的黛玉经常不思饮食,只靠补药支撑身体。宝钗认为药方中人参肉桂太多了,并推荐她吃燕窝粥。“人参可益气补神,但人参肉桂太多,容易助火,”池晓玲解释,黛玉所患的是肺痨,要注意“平火”,因此宝钗的见解是正确的。而燕窝粥可滋阴润肺,“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可提高免疫力,有益肺痨患者。”曹雪芹中医造诣之深厚,甚至能假借人物之口,指出病例治疗不当之处。例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因外感内滞,患小伤寒。府中先请来一位大夫,开了紫苏、桔梗、防风、荆芥、枳实、麻黄,结果被宝玉指出,枳实、麻黄为“虎狼之药”,为女孩子体质所不能承受。后请来王太医,将后几味药材换为当归、白皮,药材分量稍减。而这一换药的理由,也被中医所认可。麻黄作为一味常用药材,有温散寒邪、平喘之效,可治疗外感风寒。但是,由于其发汗力较强,因此,一般临床认为,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红楼药膳久咳不愈 试试“胭脂鹅脯”《红楼梦》第62 回中提到,柳家人为宝玉等人送来四菜一饭,有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以及绿畦香稻粳米饭。因唱戏怕坏嗓子的芳官只挑了鹅脯吃了几块。“胭脂鹅脯口味鲜香,颜色红润呈胭脂色。”池晓玲说,有人以为鹅肉为“发物”,其实鹅肉味甘性平,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的作用,可利肺、润喉、下气,对呼吸系统有益。她建议,久咳不愈、药物性皮疹、药物性肝炎患者不妨试试这道菜。用料:广东清远鹅一只、红曲粉适量、蓑衣黄瓜300克、盐8克、绍兴黄酒30毫升、白糖25克、蜂蜜10克。葱段、姜片、桂叶各适量、苹果500克、清汤适量。做法:1.将鹅宰杀,煺毛洗净。取出内脏,洗净后将鹅体剖为两半,放入锅内用水煮,煮尽血水,捞出后另起锅加水、盐、黄酒、葱段、姜片、桂叶、苹果等煮至脱骨,取出骨即成鹅脯。2.将鹅脯置锅中,加入适量清汤、白糖、蜂蜜、盐、红曲粉入味,待汤汁浓时淋入少许香油即成。食时以蓑衣黄瓜围边。10大最经典“长生不老”药中医对抗衰老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有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药是中医与疾病作斗争、保健强身的武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列为“上品”的有100多种。被列为上品的中药,为无毒、有强健身体作用的“补药”。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医又不断发现新的有抗衰老作用中药(本草书称为“轻身延年”)。这里,选取部分经中西医都证实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做简要介绍。◆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人参《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三七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剌五加《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灵芝《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能“补肝气,安魂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研究证实,灵芝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都有调节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谢等功能,直接影响人体衰老进程。◆枸杞子《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红景天在古代本草中没有红景天的记载,是近代才发现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补益元气,清热,解毒,止血,宁神益智的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红景天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抗病毒、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绞股蓝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在古代本草中不见其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组成中有多种成分与部分人参皂甙结构相同,近年来发现,绞股蓝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癌、调节内分泌功能,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和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转氨酶,预防肿瘤,抑制溃疡,缓解紧张,镇静、镇痛。◆蜂王浆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古代中医有趣的情志疗法激怒疗法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我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情志疗法的典型范例。逗笑疗法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痛苦疗法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的症状也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从心理医学上讲,此所谓相反疗法。怡悦疗法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觉地吃起来。就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不药而愈。羞耻疗法羞耻是人的本能,中医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医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做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呆了,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计谋的情志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孙思邈《养生歌》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穹足免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焉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延性命。贪欲无穷亡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章去烦恼。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咽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烦除。发宜常梳气宜练,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成。夏月增辛不宜苦,秋辛可省但加酸。冬月少成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嗜偏多病难。春寒莫放锦衣薄,夏月汗多须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至秋来成疟痢。心旺盛衰色宜避,养精固肾当节制。常令肾实不空虚,日食欲知忌油腻。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脖损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逸。食启徐镭百专多,手摩脘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饮酒可以陶情性,拒饮过多防百病。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伤命。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侵。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宜谨戒。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伴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至中年早白头。顶头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梵香频忏悔。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身惜命兼惜气,请君熟记卫生歌。

  历代名医养生之道华佗养生之道——运动养生中华五禽戏名扬中外,要领是模仿虎扑动前肢、鹿伸转头颈、熊伏倒站起、猿脚尖纵跳、鸟展翅飞翔等动作进行运动,坚持煅炼就可保持全身气血流畅。张仲景养生之道——内养外慎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目的,任何一种养生保健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正气充足,就能抵御一切有害因素对身体的损害。葛洪养生之道——不伤为本修身养性务必从生活细节中谨慎防范,既不能因为好处少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是小损伤而不去防范。孙思邈养生之道——动静相宜养生之道讲究动静相宜,养生要身心并重,以少欲而养心,以静而练内,以动而形外。李杲养生之道——补脾益胃若饮食起居不慎、过度劳累、喜怒哀伤过度,会损伤人体的脾胃,脾胃受损则不能消化食物,也不能有效输送营养物质到全身脏腑。本章还介绍了具体的饮食调理方法,适合不同体质的人对症饮食进补。华佗养生之道——运动养生中华五禽戏名扬中外,要领是模仿虎扑动前肢、鹿伸转头颈、熊伏倒站起、猿脚尖纵跳、鸟展翅飞翔等动作进行运动,坚持煅炼就可保持全身气血流畅。张仲景养生之道——内养外慎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目的,任何一种养生保健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正气充足,就能抵御一切有害因素对身体的损害。龚廷贤养生之道——形神并养摄养应该做到淡薄美味、少劳心神、节制欲望、戒除喜怒、爱惜元气、不多言语、看轻得失、祛除妄想、远离好恶、收敛视听。张介宾养生之道——护肾保精护肾保精,人体既要保护先天之精的过度丧失,也要认识到后天脾胃对先天之精的濡养作用,因此后天饮食调理对护肾保精也很重要。汪绮石养生之道——六节八防六节即节制性欲、烦恼、愤怒、辛勤、思虑和悲哀;八防即春防风防寒,夏防暑热及贪凉,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防风。叶桂养生之道——善调晚年中老年人的体质多是肾元亏虚、脾胃不足。中老年饮食中多以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以及甘温柔润之品健脾养胃。曹慈山养生之道——积极有为中老年人应调整心态,老有所为、积极养生。本章介绍的坐、立、卧导引功法,中老年人坚持锻炼,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金庸小说里的四大名医一、妙术神针马丹阳记得笔者少年时随家父初习岐黄,家父曾授予《马丹阳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其时尚不知马丹阳为何许人也,只是将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消心腹痛,善治胃中寒溜得精熟。及长,读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见有丹阳子马钰,方知此丹阳亦彼丹阳也。据史书记载,马丹阳,名钰,道号丹阳子,南宋末年人。他与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灵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七人俱学道子终南山全真教创教祖师重阳真人门下,列全真七子之首,并于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教为掌教大师兄多年,后又独自开山立派,创全真教七大分支之一遇仙派。顾名思义,遇仙派的内涵就是指通过道法的修炼使自己羽化而飞升,到达神仙的境界。而道家修炼的法门,不外乎服药、炼丹、针灸、吐纳,马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养生研究中,发现三里、内庭、曲池、合谷等十二个穴位的独特治疗作用,并归纳总结出《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也就信然诚然了。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马钰是一个敦厚诚真、淡泊清净的侠士及医者。除了早期追随先师王重阳奔走抗金外,他因不愿参与江湖纷争,追逐俗世虚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终南山重阳宫中闭关修炼,探究武学源流,参悟医道玄理,从不多在江湖上走动。而神雕大侠郭靖最终能武功盖世,名满天下,却得益于与他的一段奇缘。当时郭靖年少,资质鲁笨,木讷心实,他的师父江南七怪更是稀松平常,教导无方,以致郭靖武功难得精进。正一筹莫展,痛苦彷徨之际,马钰刚好从漠北路过,见郭靖虽鲁笨却忠厚,虽木讷却诚实,又勤奋刻苦,坚忍不懈,于自己倒是有几分相象,便心生欢喜,授与他全真教独门根基内功心法。此心法中正平和,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终归大用,使郭靖于武学之道,顿有源头活水、深本大木,最终练成了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成为人人景仰的一代大侠。马钰也用此等深厚内功,养身有道,得以益寿延年。除《射雕英雄传》外,在后来的《神雕侠侣》,中,他也还有出现。二、独擅灸法胡青牛相对于马丹阳实有其人,蝶谷攻仙胡青牛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与马丹阳中正平和、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同,他虽号得医仙之名,医道也自是极高,但却身在明教,只为明教中人治病,因此江湖侠士,人人怨愤,称他作见死不救。据他自言人皆忘恩负义,故而见死不救。性情之偏激怪异,于此倒可见一斑。但也却与马丹阳一样,同为针灸大家,且独擅灸法,无人可及。《倚天屠龙记》中,武当张翠山之子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虽经三年祖师全力救治,仍然寒毒难尽,痛苦非常。后机缘巧合,遇受伤之明教常遇春,遂由其带往蝴蝶谷中,寻蝶谷医仙胡青牛医治。胡青牛因张无忌非明教中人,本不愿以医,但见此等痼疾颇为疑难棘手,又十年不得一见,便犹如酒徒之见佳酿,老饕之闻肉香,心下奇痒难耐,使打定主意,要将张无忌先治好再治死。玄冥神掌阴寒狠毒太甚,他认为非灸法之大热不可以消除,乃为其施以化脓直接灸法。他先用铜片插入张无忌八穴内,以防阴寒之气随经络周流灌注,再以高深内功功力加入直接灸中,以助其更阳更热,更易透达体内,周流全身。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将十二正经全部灸完之后。又灸奇经八脉。虽把张无忌灸得通体瘢痕,阴寒之毒却因此消了大半。他又用以寒治寒的反治法为张无忌施药,亦获良效。他认为三焦无迹可寻,因此张无忌三焦之内的寒毒便去除不尽。他还能预测人的生死,说被张无忌在阴雨雷电之中胡乱针灸的常遇春只能活到四十岁。他还撰有《带脉论》,阐述带脉功能之精义。正如他之所言 生平最自负之事,不在于医术之精,也不在号得医仙之名,而是于医学大有发明创见,道前贤之所未道。可惜他因拒不给金花婆婆的丈夫治病,虽自种天花,自毁容貌,自立坟墓,也终究难逃一死,横夭天命。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诊脉圣手平一指医本活人,作为一名医者,再怎么冷酷无情,也顶多像胡青牛一样见死不救,而不至于去杀人害人。可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就塑造了一位叫做杀人名医的人物平一指。一指是说他医病诊脉之时,只凭一根手指,便可透过脉象把病情诊断得清楚明白,纤丝不差,分毫不遗。而杀人仅用一指点穴,其人立死。又因他定下一个奇怪的规矩,每医好一个,这个被他医好的人就必须替他去杀一个人,医一个杀一人,医十人杀十人,毫不通融,毫不更改。以致江湖上人人谈虎变色,便给他起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外号杀人名医。他虽然如此趾高气扬,邪门怪异,可却对魔教圣姑任盈盈心存畏忌。他受任盈盈之托,为身受重伤的华山弃徒令狐冲治病。他一搭脉,便诊出令狐冲体内有八道异种真气,互相冲撞,互相荡击。他还能断定这八道异种真气的来历 二道为不戒和尚所注,六道为桃谷六仙所输。因其既不能宣泄,又不能降服,非针灸药石所能奏效,故他大呼惭愧,无能为力而去。他本想找八个内功深湛之士,同力施为,将令狐冲体内这八道异种真气一举消除。没想情势有变,令狐冲病情变得更为怪异繁杂,且看他的脉案 一、误服了十种大补的燥药,犹如长江水涨本已成灾,治水之人不谋宣泄,反将洞庭、鄱阳之水倒灌,以致酿成大祸 二、突然大量失血之后,又好勇斗狠,与人争战,非延年益寿之道。三、误饮云南五毒教五仙大补药酒,虽能大补,亦有大毒。四、遭受猜忌打击,顿然心灰意懒,七情所困之症,仍需自我调整。纵大罗金仙,亦束手无策。他能在弹指之间,把如此虚实夹杂、纷繁交错,涉及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七情等诸多方面的脉象诊断得一清二楚,真真切切,真可谓诊脉圣手也。只是令狐冲的病确实太过纷繁复杂,实属难治,令其自渐自责不已 医好一人,要杀一人,医不好人,我怎么办?终于解不开此等心结,不明大丈夫屈伸之道,须发皆白,口吐鲜血,以死验证了杀人名医的诺言。此外,平一指还有很多言论,值得我们深思。比如 他五毒教只不过仗着几张祖传的古怪药方,又懂什么狗屁医理、药理!好意!好意!天下庸医杀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好意!他还是一位伤科大家,为桃谷六仙之桃实仙重续经脉的手术就做得很是惊心动魄,却又完善无缺。四、亦毒亦药程灵素我一是个相貌平常的女子,平常得就像路边毫不起眼的一朵小花。在我幼年的时候便父母双亡,是师父收留并把我养大。我的师父就是洞庭湖畔大名鼎鼎的毒手药王。毒手是说师父施毒用毒的技艺超乎寻常,所用毒药也峻烈无比,可他又能用他的毒药为乡亲们治病,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所以人们又叫他药王。毒手、药王,师父的名字虽然好矛盾,好奇怪,却为我取了一个很好听,很有深意的名字程素灵。据师父讲,我的名字来源于一本叫做《黄帝内经》的医书,灵指《灵枢》,素是《素问》。师父虽然号称毒手,却有一副菩萨的心肠,在我之前,他已经收留了三个或跛或眇的人做他的徒弟,他们是我的师兄师姐。也许师父发现他们几个心术不正,各怀鬼胎,所以才没有把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援,而是把凝结了自己一生全部心血、全部医术的一本叫做《药王神篇》的书传给了我。还要我在他死后,替他清理门户,因为他们是他的徒儿,他下不了手。后来,师父死了。师父年事已高,也该去了。于是留下我一个人在洞庭湖畔行医。我本想就这么一个人静静地救人,静静地老去,可后来,一个叫做胡菲的年轻人来寻找,要我去医一代大侠金面佛苗人观中毒的眼睛。我知道那毒是我师兄师姐们下的,这世界上只有我能解。我考验了胡菲,知道他是一个可以托靠终生的好人,便跟着他开始去闯荡江湖。师兄师姐们找到我,向我逼问七星海棠与碧蚕毒蛊的解药,还要我把《药王神篇》交给他们。他们岂不知,碧蚕毒蛊就是七星海棠的解药,七星海棠就是碧蚕毒蛊的克星,而《药王神篇》更只不过是本治病救人的医书。我当然不能告诉他们这些,还和胡菲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他们的阴谋。只是最后,我和胡菲还有他们都一齐中了我下的碧蚕毒蛊、鹤顶红和孔雀胆三种混合的巨毒。我师父说过 中了这三种巨毒,无药可医,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去救治病人。而我,却情愿用性命救下胡菲,让他能继续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然后与我那不争气的师兄师姐们同归于尽。以上是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中为我们讲的故事,第一人称的主角是一位叫做程灵素的女子。故事就是这样的简单,也缺少很详尽很典型的关于医理药理的描述与描写。然而,金庸先生却给我们阐述揭示了一个关于中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内涵 药即是毒,毒亦是药。用得好,用得对,再毒的药也能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而一旦用错,再好的药也会变成致人死命的大毒。中医有谚云 是药三分毒、聚毒药以供医事、人参吃死人无罪,大黄医好病无功,意皆在此也。此外,不论是毒还是药,还要分用在谁的手里,小说中透露给我们的关于传统中医择徒授徒的不二法门和助人救人的高尚情怀,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以上四人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就是与武术气功的有机结合。而将武术气功运用于针灸学之中,更是中国针灸由始以来的一大亮点。近代魔针黄石屏大师,当代八卦掌贺普仁教授,都是闻名遐尔的大武术家、大气功师。据笔者思之,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之所以能更加快速明显地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气血,更能迅速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力。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所以,加强我们针灸医师自身内功的修炼也显得尤为必要。中医的别名你知道吗?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第一个名字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第二个名字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第三个名称唤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第四个名字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文荟】红楼梦养生方法趣谈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