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中医看来,养生和自然变化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提到“秋天养收,春天养生,夏天养长,冬天养藏”。适合了自然气候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延年益寿,一转眼已到了秋天,那么在秋天,顺应气候的变化,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秋燥、湿邪、贼风、秋郁这4方面是关注的重点。
中医认为,燥邪伤人,容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损耗,人体就会出现“燥象”,这个时候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状都会找上门。
那么如何养阴防燥呢?中医建议秋天可以多吃些柔润食物,如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还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例如生梨、葡萄、香蕉等。
此外早睡早起,注意休息也很重要。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早睡可以养阴。
从立秋到霜降,秋季有6个节气。往往夏天的暑气还没完全结束,秋天的雨水就来了,这个时候需要防湿气阴邪,以及困伤脾阳而导致的水肿、腹泻等症状。如果早秋脾伤于湿,也会给冬天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埋下“祸根”,因此秋季防湿很重要。
如何防湿?在饮食方面,主要是祛湿化滞、和胃健脾。常见食物有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秋天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稍不注意保暖,可能就会让“贼风”入侵,疾病找上门。
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很多人睡觉爱敞着窗户。但是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弱,凉风阵阵吹起尘土、细菌等容易乘虚而入,中医称之为“贼风”。
如果夜间受到“贼风”侵袭,第二天人会出现全身酸痛,疲乏无力,也会诱发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预防贼风,主要是注意穿衣盖被,别随意减衣;另外也别过早的穿上棉衣,“秋天要冻”,才有对抗贼风的抵抗力。
悲春伤秋,秋天也是注意防秋郁。特别是在晚秋,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很容易因为感受季节的变化而起忧思。入秋之后,随着人脑底部的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这个时期人更容易产生低沉消极的情绪。
防止秋郁,首先是生活规律别随便打破,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再次,可以适当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可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唱歌跳舞等等。秋高气爽的时候,也适宜登高远足,登山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冲淡胃液,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特别是在远行、剧烈运动之后,如果大量吃冰西瓜,胃平滑肌和黏膜血管突然遇到过冷食物刺激,很容易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或加重胃病。胃肠虚弱的婴幼儿和平时就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的人,最好少吃。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老中医:秋季养生保健4个方面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