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

  本文以200名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受访编辑是否存在头晕耳鸣、视力疲劳、颈肩僵硬、活力减退、孤独焦虑等亚健康情况以及发生的各类亚健康的人数和所占比例,并以此分析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同时,提出改善编辑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对策,从而为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亚健康的问题与日俱增,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对的重要问题。学术期刊编辑是期刊出版行业中职业性质较为特殊的一类人员,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长期伏案工作,大规模阅读稿件,并存在久坐不动,职业压力较大的现象。张素炎等[1]研究表明,学术编辑职业亚健康的发生率高于非脑力劳动的职业。近年来,关于教师、公务员等职业人群亚健康的大样本研究已有报道[2-4],而关于学术期刊编辑这类职业人员的亚健康缺少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笔者编制《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向200名学术期刊编辑通过电线种方式发放,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情况,为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的防治提供参考。

  以中国学术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其中:社会科学期刊编辑56人,占28%;自然科学期刊编辑126人,占63%;综合性期刊编辑18人,占9%。调查对象所在的学术期刊中月刊占56.3%,双月刊占43.7%。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学术期刊编辑这一职业群体的特征,通过对专家进行亚健康方面的咨询后,笔者确定选择陈青山等[5]设计的亚健康诊断标准问卷并进行修改,编制《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共设18个问题,包括易疲劳、头痛或头晕、眼睛易疲劳干涩、耳鸣、颈肩或腿麻木僵硬等问题。如果受访人员18道问题全选择“否”则评判为健康;选择“是”≥1项为亚健康。2015年4~7月通过电线种方式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56份,回收率78%;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94.9%。

  14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性57人,占38.5%;女性91人,占61.5%。年龄范围为28~60岁。编龄为:﹥10年79人,占53.4%;5~10年51人,占34.5%;3~﹤5年12人,占8.1%;﹤3年6人,占4.0%。具有出版系列职称编辑144人,占97.3%。其中:编审25人,占17.4%;副编审31人,占21.5%;编辑76人,占52.8%;助理编辑7人,占4.9%;其他系列职称或无职称5人,占3.4%。总体来看,出版系列职称的编辑人员中:中级职称所占比例较高,这不仅不利于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办刊质量。

  根据表1所列的18项亚健康指标,以全选择“否”为健康,选择“是”≥1项为亚健康为评判原则。本次调查的148名编辑中,健康者25人,占16.9%,亚健康者123人,亚健康发生率为83.1%。由表1还可以得出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症状的主要分布情况,出现较多的症状有易疲劳80人(54.1%),记忆力差75人(50.7%),活力减退70人(47.3%);出现最少的症状是同事关系紧张,有5人(3.4%)。

  通过表2中学术期刊编辑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和不同工作、生活状态(每周工作时间、每周锻炼次数、每日睡眠时间)亚健康发生率的比较,可以看出男性编辑的亚健康发生率为90.8%,女性编辑的亚健康发生率为77.1%,表明男性编辑更易导致亚健康,这与范欣欣[6]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可能是编辑工作的特殊性所致,编辑工作要求谨慎细致,而女性比大部分男性更符合这样的特点,而且女性更易排解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40~50岁年龄组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达到86.8%,有可能是由于这一个年龄组的编辑工作压力较大。表2还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亚健康发生率越低,可能是由于具有高学历的编辑能更好地自我调节能力,对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还表明,主编、副主编属于期刊内部最高的管理职务,工作压力较大,心里负担重,因而亚健康发生率较高,达到92.3%;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编辑亚健康发生率最高,达到88.7%,说明学术编辑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压力剧增;几乎不锻炼的编辑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拥有正常睡眠时间≥7小时的编辑亚健康发生率最低,这表明拥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编辑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量,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期刊编辑和其他文员一样,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这一职业特点直接引起了多种亚健康的产生。第一,视力疲劳。编辑部工作包含收稿、审读、加工校对等多种文字工作,尤其是较高过程繁琐,每个字、每个标点、每个表格,每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并需要反复校对,用眼时间较长。目前,稿件多为电子版,编辑还需要长时间对着显示器,受计算机的辐射,更易引起视力疲劳,眼睛酸胀、干涩,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引起眼干、眼炎等病变,直接影响编辑人员的眼部健康和工作效率;第二,颈椎腰椎病变。由于编辑长期伏案工作的特性,颈部、腰部保持固定的时间较长,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肌肉常处于紧张的状态,颈肩部位的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时间久了,容易造成颈椎腰椎的积累性伤害。同时,还会出现脖子僵硬、头晕、头疼等综合症状,影响编辑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第三,缺乏运动。由于编校工作的繁琐和重复性,编辑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很少离开办公桌,缺乏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生理上就比较容易出现腰酸腿疼、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甚至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神经症等疾病[7]。

  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比生理问题更严重,不良的工作情绪和职业倦怠感是工作中常见的心理亚健康表现。第一,焦虑,心烦意乱。编辑的工作十分繁琐又具有重复性,每个环节都要求编辑做到严谨细致。编辑的编校过程十分规则,每一步都须按规范操作,一个步骤出差错,就会影响到编校质量和期刊质量,而期刊质量对于期刊来说又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求编辑工作时精神要高度集中。然而,在评刊审刊中,大家往往担心期刊的排名先后,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当编辑面对枯燥单调的稿件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这种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很可能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编辑心里亚健康;第二,职业倦怠缺乏活力。有调查显示,编辑/记者的职业倦怠率高达38.3%[8]。学术期刊编辑常年面对枯燥的文字图表等,机械重复性的编辑加工,加之薪酬福利等收入与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呈正比,晋职称常常受挫等,让学术期刊编辑常常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回报,从而打消工作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于涌等[9]认为,工作中编辑人员的情绪疲惫和消极怠慢程度越高,则越易引起心理问题。另外,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也会导致编辑的职业倦怠感。一旦产生职业倦怠感,编辑人员的进取心和干劲就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严重时还会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成就感不高,责任心降低。编辑主要是为科研人员服务,让大家顺利并高质量的发表论文。论文发表后,作者或者可以因此升职称或拿奖金,而编辑只是为其服务的工作人员,论文发表与否和编辑自身的待遇无关。然而,在遇到编校问题需向投稿作者咨询或需作者修改文中问题时,部分作者消极对待,不按时提交修改稿或按时返回编辑询问的问题,甚至无视编辑的要求,以为稿件都接收了、要发表了,修改与否都不重要了,从而造成编辑工作中的延误或错误。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编辑的感情,从而更加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成就感、责任心和上进心。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当前学术期刊编辑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亚健康状态会危害编辑的身心健康,会成为编辑事业发展的阻碍。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充分施展才能,编辑出优质的稿件,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心理和生理患病的机会。工作中应该通过自我调节,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劳逸结合,丰富业余生活来解决亚健康状态。比如,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缓解自己的情绪和通过有效途径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等[10]。

  运动是缓解精神压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这种易于练习的运动,也可以选择颈椎操、广播体操等可以在工作间隙开展的运动。颈部僵硬、腰部酸痛、视力疲劳是大多数编辑的常见问题,因此,可以针对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项目进行锻炼。目前,网络上有很多颈椎保健操等教学视频,有颈椎问题的编辑就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自己练习,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目前,国内的编辑主要从事文字加工及编校工作,工作内容非常具体,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都要去认真核对修改,而用于组稿、约稿、主抓论文学术质量的时间就相对减少,纵使学报编校质量上升了,而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呢?相反,国外主流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则和国内有很大不同,他们更加注重稿件的学术价值,对于论文格式,其仅仅在投稿须知得知论文用什么字体,图片用什么格式等稿件详细要求,若不按要求提交,编辑会告知不合要求,退回让重新整理,但并不会告知具体哪个单词、哪个图表有误,因为文字图表方面的问题是作者自己的问题,编辑没有义务去帮你纠正这些低级问题。这样就省下了编辑很多时间,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因此,国内编辑也应将文字图表等问题交由作者自己整理,整理不好就推迟发表,不能让作者以为,“反正有编辑给我改格式,我随便一写提交就行了,只要审稿人通过,编辑奈我何?”所以,编辑的工作内容要与时俱进,而不是被所谓的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图片格式有误等繁琐任务所累,编辑要从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发表更有价值、更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而努力。如此,编辑的工作也会变得灵活、轻松,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编辑和投稿人或审稿人间的无效沟通,往往造成工作中的误会和不愉快,因此,有必要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可以尝试组织联谊会或期刊年会,邀请投稿人和审稿人共聚一堂,共同为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家的感情,为今后工作中开展有效沟通奠定基础。沟通顺畅了,问题就解决了,编辑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而愉悦。

  综上所述,亚健康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具有普遍性,需引起重视。身心亚健康不仅对编辑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影响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科技的进步与繁荣,因此,编辑的身心健康问题是绝不能被忽视的。所以,卫生部门、科技部门、编辑部和编辑自身都要重视这个问题,做好保健知识宣传、组织相关部门引领大家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从多方面入手杜绝亚健康的发生、提升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编辑人员也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面对各方面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防范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1] 张素炎,常群英,刘洁等.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其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3(4).

  [2] 蔡文智,邓凌,陈美伦等.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

  [3] 刘睛,刘文华,向浩等.武汉市334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7(3).

  [4] 魏凤江,高伟,刘俊等.天津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0(5).

  [5] 陈青山,王声湧,荆春霞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3(12).

  [6] 范欣欣.沈阳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7] 于涌,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4(6).

  [10]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4).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学术期刊编辑亚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